11月9日,由中国影协主办、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电影艺术中心承办的“《电影艺术》创刊65周年暨未来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党组成员、副主席胡孝汉出席会议。
《电影艺术》由中国影协主办,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主管。1956年10月,《电影艺术》(时名《中国电影》)在北京创刊,迄今已有65年历史,是新中国第一家专事电影评论、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创刊时,时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陈荒煤主持刊物各类工作,著名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黄钢、程季华、贾霁、钟惦棐为编委会成员。1957年,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中国影协前身)成立,《中国电影》划归其领导。1959年7月,《中国电影》和《国际电影》合并改刊为《电影艺术》,蔡楚生、于敏、秦裕权、郭维、王人殷、吴冠平、宋岱等著名电影艺术家、评论家、事业家先后担任主编,现任主编为谭政。
65年来,《电影艺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始终走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最前沿,内容涉及影视编导、文学、摄影、美术、表演以及纪录片、动画片、国内外电影美学、文化研究等领域,是进入影视界必读的专业杂志。在学术上, 《电影艺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以严谨的学风、鲜明的观点、深厚的内容,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在座谈会上的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影协都把电影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作为协会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 《电影艺术》是中国影协主办的电影类期刊中专业性最高、学术性最强的期刊,也是代表中国影协理论发展水平的学术期刊之一。多年来,《电影艺术》在“艺术的百花齐放”“中国电影的民族化”“电影语言现代化”等电影界重大学术问题的讨论中,不仅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价值,更在实践层面上为一代代电影人的创作提供了理论根基,可谓“执学术牛耳,领风气之先”,多次站在中国电影发展潮流的最前沿。
张宏表示,面对青年电影观众和新形势下电影文化生产与多媒体时代,《电影艺术》要如何在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建设和电影评论工作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助力中国电影及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是中国影协未来工作的重点。在创刊65周年的节点上,希望《电影艺术》能够保持其优良传统,在理论研究上继续迈向新的高度,并为中国电影创作的未来发挥更有引领力的作用。
中国影协顾问、著名导演谢飞,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荣誉委员、中国影协顾问、著名导演丁荫楠,中国影协副主席、著名导演尹力,中国影协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分别作主题发言。
谢飞至今仍对《电影艺术》杂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群体及其作品的鼓励,以及对电影教学的支持记忆犹新。他表示,那个时代是创作与理论最为接近的阶段——创作者热衷于学习理论,理论家也在深入研究创作,进而形成了创作生发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创作的良好局面,堪称中国电影史上令人难以忘怀的“纯真年代”,而《电影艺术》杂志正是那个时代电影理论评论界的一面重要旗帜,聚集了一大批敢于发声、言之有物的优秀理论家、评论家和创作者。谢飞同时认为,如何让传统纸质理论刊物在互联网时代更多更好地发声,是《电影艺术》杂志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大课题。
丁荫楠表示,《电影艺术》中刊发的理论文章指导了艺术家的创作,自己在艺术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创作的《孙中山》等影片,得到《电影艺术》召集的专家与学者的肯定,这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创作自信,也拓展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尹力表示,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制作视频已经没有门槛的时代,电影不再像当年那样是“圣殿中的艺术”,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不仅要为电影艺术鼓与呼,也要为《电影艺术》这样的电影理论杂志鼓与呼。他表示,电影在今天更多被看作商品、看作科技的产物,在这样的语境下,电影行业中依然存在像《电影艺术》这样坚守艺术本体、捍卫电影尊严、强调人文关怀的理论阵地,是难能可贵且十分必要的。
尹鸿则认为,《电影艺术》是最前沿的电影理论评论学术阵地, 65年来一直推动着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和电影创作的进步;是最重要的电影发展学术智库,发表过大量国内外关于电影艺术、美学、产业、政策的深度文章;是最温暖的电影学者的学术家园,聚集了一大批致力于理论评论事业研究的专家学者。
开幕环节后,座谈分两组进行,黄会林、王一川、饶曙光、胡智锋、贾磊磊、丁亚平、侯光明、钟大丰、路海波、张颐武、陆绍阳、李道新、陈旭光、孙立军、王海洲、吴冠平等与会嘉宾回溯了各自与《电影艺术》的学术渊源,在肯定了《电影艺术》65年来的历史成绩的同时,也对杂志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
徐粤春、周由强、鲍次立、朱虹子、宋智勤等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中国影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