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要闻

中国电影要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时间:2022年01月0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丁亚平
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高瞻远瞩又具体而精微,充分肯定了近五年来文艺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担负新的使命任务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在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自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召开以来,中国电影在新的历史境遇中进入高速发展与重新起航的重要阶段。中国电影创作聚焦中国社会与历史主题,激发创作灵感,取得了令人引以为傲的成绩,特别是在重大题材电影中,不少作品备受瞩目,选取新的角度,为主题创作注入当代话题,展现了优秀电影作品的生产创作能力,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审视提炼实践经验,有助于中国电影更好地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持续深耕创作、打造精品,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迈向新时代电影艺术高峰不懈奋斗。

贴近大众视野:电影创新与英雄叙事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这是讲话中对文艺工作者们的殷切希望。近年来,重大题材电影创作坚守着这一遵循,始终昂扬着时代的主旋律,描绘新的时代征程。2016年香港导演林超贤拍摄的《湄公河行动》的出现,引发对主旋律影片的关注,随后的重点和重大题材影片,从《建军大业》(2017)、《战狼2》(2017)、《流浪地球》(2019),到“我和我的”系列(2019-2021)、《长津湖》(2021)的出现,更是将国产电影创作带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些电影可说是展现了重点主题创作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潮,突破了以往电影主旋律表达的观念和形式,使得主旋律电影更加贴近大众视野,在思想性、艺术性与商业性层面进行了全新的融合。

  这时的中国电影,以时代发展为鹄的,已经进入高速发展增长阶段,中国崛起和走向现代化强国是国产电影能够与其互观互照、题材不断拓展的根本原因。大片兴起年代的电影处境发生的变化,创作主体的主观性构造,成为践行电影题材探索与艺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意识载体。

  不消说,自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电影题材和内容实质上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影响。电影创作在风格、样式上如何走多样化、多元化之路,怎样赢得观众由衷的喜爱成为对电影工作者的考验。可喜的是,重大题材影片创作认真对待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和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的问题,尽力突破挑战,尝试并寻求多元化发展。讲话中谈道,“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守正创新”也是重大题材电影创作者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准则。《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影片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取得了包括市场在内的多方面成功。

  正如讲话中所说,“文学艺术以形象取胜,经典文艺形象会成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近年来,电影工作者们不断发掘表现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人物,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吸引人、感染人和打动人的英雄形象。步入新时代,电影创作中的英雄叙事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任何时代表现英雄人物的电影,无论是现实或历史题材都可能引起广泛注目以至歌颂、赞美。近年来刻画英雄主义的军事题材创作趋向多元化,持续性地出现了一批高品质、高口碑的作品。从《建军大业》,到《战狼2》《流浪地球》,再到《长津湖》等,“主旋律”概念化少了,叙事视角变得更丰富了,英雄人物典型形象塑造得更真实了,电影也更“好看”了。例如,导演林超贤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通过视听化手段塑造更加真实生动的英雄形象,实现新的艺术想象的表达、拓展新的艺术空间,才能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占据市场主流、赢得更多的观众。这样才能做到“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获得强旺的艺术生命力。

吹响时代号角:创作导向与艺术表达

  讲话强调,“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电影工作者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用当代视角反映时代发展新变,成为重要的挑战。近年来,重大题材电影在市场化运作上取得成功,产生广泛的影响,与融入当代视角与方法技术有很大关系。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昂扬、明亮,冲击力强,富有内在张力,展现了“以中国为人类视角”的耳目一新的中国表达,成为科幻电影转型的出色作品。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置于影片世界观的架构中,引发中国人的情感共鸣:持续膨胀的太阳将在一百年后吞噬地球,为了保护地球,让更多的人活下来,人类决定将地球推离太阳系,这一人类全体的移民计划需要2500年,并被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电影的这种背景设置,体现的正是中国人对于家园和故乡的眷恋。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人类面对如此情况大都会选择逃离地球,而不是带着地球离开,这便是中西文化观念的根本差异。好莱坞电影更注重个人英雄的塑造,在电影中拯救人类的往往是一个或几个超级英雄,而在《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靠的并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我和我的祖国》由七个不同的故事组成,分别讲述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七个历史瞬间。总制片人黄建新曾谈道,《我和我的祖国》的选材理念是“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即通过表现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普通人的故事来激发全民的共同情感。影片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获得超过30亿元的票房。

  2019年也是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的高产之年。作为献礼片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将重大历史事件真实还原,以艺术化的表达展现了党和军队在重要历史时刻的伟大贡献。《古田军号》和《红星照耀中国》分别在建军节前后上映。《古田军号》再现了1927年古田会议召开前后的历史场景,以一个军号手的视角切入,表现了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在青年时期的雄才大略与运筹帷幄。《红星照耀中国》改编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同名采访笔记,影片角度较新,通过一个深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故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同期上映的《决胜时刻》,表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从西柏坡赴香山,与民主人士共商大计,全力筹划开国大典的历史事件。影片以领导人作为叙事的主要线索,同时又设置了多条叙事线。如毛泽东身边警卫员与警卫队长的故事,使叙事更加饱满、更加有人情味,也将领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中最重要的题材,将历史事件与艺术表达相结合,以平民视角切入,将历史人物更生动地呈现出来。

  作为《我和我的祖国》姊妹篇的《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以及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守岛人》等,丰富了主旋律影片的创作内容和叙事方式。这些影片在叙事上运用了“以小博大”的技巧,通过小人物身上的故事,展现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语境下祖国/家乡风貌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更多观众看到的是每个人对于祖国历史和发展不忘初心的守护。

  讲话指出了当今艺术形势的新变及动因:“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重大题材的历史叙述中,创作导向和艺术表达需要同时抓,没有好内容带动主流电影的发展,就会搞坏观众口味,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感兴趣。如《流浪地球》故事内核植根于中华文化,“拯救地球”的故事模式则带有明显的类型电影叙事的特点,内容与形式融合得当,体现了主创为“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的不懈努力。电影创作和题材的表现,就是需要以己度物,使情成体,贯注与秉持真诚的态度,关注与珍重电影的传统与文化,并努力提高挖掘中国故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聚焦时代主流:人民立场与心灵现实主义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是讲话中对文艺工作者寄予的厚望。电影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一切为国家和人民事业奉献拼搏的人都应得到最深情的褒扬。三部曲《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聚焦叙写一个个平凡的“人”,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其中《我和我的家乡》,作为“小康大片”,成功展现中国城乡普通人的故事和心灵的风景,抒发着全民的家国情怀。人生的丰饶、奇妙、美好与积存心头的期待和积极,体现在影片中一个个生动的细节里,更蕴含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与现代化建设的山乡巨变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人民奋斗历程的作品《悬崖之上》《1921》《革命者》《长津湖》《铁道英雄》等影片相继上映,产生了重要影响。《1921》选取了1921年4月至8月为核心叙事时间,围绕平行展开的多个人物的叙事线索,创造“有同样追求的人,他们终究会穿越万水千山,走到一起”的心灵史诗。《革命者》聚焦于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最后生命时间,突出先锋领袖精神涤荡的心灵之旅,突破了传统传记电影的表达方式。《长津湖》制作规模庞大,摄影组、特效组加起来逾万人,创造超现实的真实临场感,以一个史诗般的故事呈现使广大观众受到心灵的震撼。

  这些重大题材创作,聚焦时代主流,让历史、革命与心灵对话,进而成功地表现真善美的共同情感和价值,韵味悠然,完美结合了心灵现实主义精神,这种创作能力和创新取向正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所需。对重大题材创作的思考与探索,也是寻找主题电影本土化、心灵化的钥匙。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中国电影的改革与精品化创作,标志着重大题材电影的艺术表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重大题材电影创作越来越具有相当的主体建构性。有着成功创作与传播发展效能的重大题材电影及其引导,也助力了中国特色主题创作的接续和反思式发展的建构理性的树立。

  电影如何想象历史、叙述历史,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怎样提高创作质量?这无疑是新语境下重大题材电影创作进一步务实发展的重要命题,值得深入思之。首先,要将高度文化自信进一步贯注于电影创作,与新时代的历史发展和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隐性契合。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以中国意识、中国叙事突破“西方中心主义”,逐渐形成独立的文化话语体系,重新确立自身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身份定位。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创作演变和转型过程中,电影与国情、时代、民族心态、共同价值与传统紧密相联,实践着东西、新旧的对话与融合和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与此同时,围绕市场运作而结构的产业机制激发出电影产业的巨大活力,特别是数字视效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主题电影叙事、艺术创作带来革命性的强大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以文化自信为底色,遒劲而有韵,就成为中国电影在更大范围获取更广泛观众的强大动力。其次,要不断优化电影题材、艺术表现结构、电影创作机制,坚持“内容为王”,努力提高创新能力。通过电影的人性价值与文化内涵的表达,拓展电影审美空间,从而进一步推动重大题材作品在多元开放的视阈之上提高质量,“好看”的同时具有更强的现实阐释力。在此过程中,让包括重大题材在内的多样性的电影创作不断拓展故事的边界,激发创作者更多的艺术灵感,又反向增强电影传播与电影文化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些无论是对当代电影观念、电影意识形态抑或电影工业化体系建构与发展,都是一种有超越功能意义的引领和提升。再次,开启积极的历史叙述、艺术表达和市场拓展,展现新时代社会主义风景以及其核心价值观与实践,彰显中国电影新面貌、新趋向,是时代赋予中国电影人的历史使命。2035年,中国要将电影大国建设成电影强国。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充盈“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心壮志,赋予中国电影生生不息、丰沛强大的生命力量,努力铸就电影艺术的高峰,更好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

(编辑:高森)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