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要闻

甘肃省文联:为甘肃融入“一带一路”贡献文艺力量

时间:2022年10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瀚允
0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文化先行”已经逐步成为共识,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正不断凸显。2019年8月,甘肃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抢占“五个制高点”规划》,根据《规划》,甘肃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2019年11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在“一带一路”发展建设中,甘肃的历史、地理位置,决定了其通过文化的力量寻求发展机遇的可行性。

  “多年来,甘肃文艺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投身于本土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创造、传播弘扬;以积极昂扬的姿态,为推动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贡献文艺的力量。”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说。

做好新时代敦煌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

  敦煌文化一直是甘肃当代文艺创作生生不息的源泉。上世纪70年代末上演的舞剧《丝路花雨》,本世纪初上演的舞剧《大梦敦煌》,都分别依托敦煌文化大背景,建立起了其自身在中国舞蹈史上的里程碑地位,并且以他们的存在,引出了中国民族舞蹈方向性的发展话题。这两部作品成为敦煌文化涵养下讲述中国故事的代表性经典作品。近年来,甘肃省文联聚焦敦煌文化,以文学、美术、书法、舞蹈等领域为重点,努力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的甘肃文艺流派,为将敦煌文化建成“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示范工程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内容支撑。

  在文学领域,敦煌和敦煌文化滋养了当代甘肃作家和甘肃文学,同时当代甘肃文学对敦煌的书写和对敦煌精神的传承与建构反过来也丰富了敦煌文化。近年来,一批甘肃优秀作家在以敦煌为核心构建的巨大文化场域中,自觉或无意地靠近“敦煌”,以此构建他们人格与文学的精神高地,以此注解敦煌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内涵。叶舟从他早期的诗集《大敦煌》《敦煌诗经》到获茅盾文学奖提名的鸿篇巨制《敦煌本纪》,再到近期出版的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都是触摸丝路的“密码”、探寻“敦煌精神”的杰作。从徐兆寿的著作《荒原问道》《鸠摩罗什》中,可看到作者有意识地向敦煌精神靠拢。

  在对敦煌文化最可直接借鉴的美术创作领域,曾出现过多位名家大师,他们在敦煌获得了新的艺术灵感,并由此促成了画风的转变和艺术上的成熟。2016年10月,由甘肃省著名画家莫建成主创、10余位实力派中青年画家集体创作,长34米、高1.4米的巨幅长卷《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震撼展出。长卷以中国画线描、工笔重彩、写实、写意兼容的风格,呈现了绵延万里、穿越千年的丝绸之路宏伟画卷和历史胜景,将丝绸之路繁盛时期具有标示意义的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事件、场景有选择地攫取到画面之中,凸显了丝绸之路所包容的交流、融合、和平、友谊、创造的主题,传递着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当代。

  在书法领域,中国书协理事、甘肃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陈新长介绍,处于“一带一路”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敦煌书法”不间断延续了千年,是整个河西走廊留存书法遗迹包括汉简、遗书、碑刻、题记的集大成者,其中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囊括了篆、隶、楷、行、草等几乎全部的书法艺术形式。甘肃省文联、甘肃省书协在举办数届甘肃写经书法展、简牍书法展的基础上,已正式启动“敦煌书法”系统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对绵延千年的敦煌书法史的研究梳理,逐步厘清中国书法历史演变和五体书法发展历程,将当代书法的研习、取法范围从古代名帖名碑拓展到所有新出土的古代书法资源上,为当代书法的守正创新开拓新的渠道、启示。目前,甘肃关于“敦煌书法”的系统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以纪录片的方式讲好甘肃故事、中国故事

  2015年3月,纪录片《河西走廊》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这是一部集甘肃省各界集体智慧与力量,和央视等全国优秀专业团队合作的大成之作。“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用《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盟》《苍生》《宝藏》等篇幅,充分呈现河西走廊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程的影响,讲述其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从首播至今,该片在中国纪录片行业带来的革新求变之风,以及在全社会引发的丝路文化热、河西走廊旅游热仍在持续。

  《河西走廊》无疑是甘肃纪录片创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也是甘肃文艺工作者以文艺的方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讲述甘肃故事、中国故事的典范。而这种典范在甘肃纪录片创作领域并不是个案。由甘肃创作力量参与或主导的《敦煌》《中国》《岳麓书院》《凉州会盟》《梦幻凉州》《金城兰州》《神秘的西夏》《大河西流》《敦煌画派》《中国石窟走廊》《敦煌乐器》《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等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祁连山·我的国家公园》《河州四韵》《在河之州》《扁都口》等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在近年来喷涌而出,在央视等各大平台热播,已经形成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象,充分展现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以及深厚的文化自信。

  生于敦煌的纪录片导演秦川守着敦煌拍了十几年纪录片,亲身经历了甘肃纪录片从艰难起步到突出重围、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2018年,秦川接到甘肃省政府下达的“一带一路”重大题材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的创作任务,这次拍摄让大家发现,莫高窟与吴哥窟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同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都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而造就的亚洲艺术高峰。尽管语言不同、民族肤色不同,但艺术之美可以打通所有隔阂,这正是“一带一路”倡导的“民心相通”。“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唯一交汇地的敦煌,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我们把敦煌文化吃透了,再以平等的态度跟其他文明对话,就能很快找到共同点。”秦川说。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本土特色资源

  甘肃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施红色文化工程,是甘肃抢占文化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甘肃省文联将红色题材文艺创作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为实施红色文化工程添砖加瓦。长篇纪实文学《重生——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24个关头》,正在筹备出版,电视连续剧《英雄的旗帜》剧本已获国家广电总局审查通过,目前正在拍摄之中。2021年,参与主办的原创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集中组织力量创作西路军组歌之《突破黄河天险》《铁流西进》《祁连月》《回延安》等,目前正在修改提升中。

  甘肃民族民俗文化在丝绸之路上茁壮成长,沿丝绸之路尽显风采。甘肃省文联积极发挥地缘、组织和专业优势,为配合甘肃民族民俗文化工程的实施,积极搭建保护挖掘、传承创新、展示交流的平台,组织开展《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甘肃卷》《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甘肃卷》编纂工程;甘肃省文联联合中国民协等单位举办了“首届中国丝绸之路民间剪纸艺术精品展”,以剪纸的形式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区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发挥临夏州“中国砖雕文化之乡”“中国砖雕文化培训基地”特色优势,协调成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砖雕文化专业委员会”;在“中国花儿之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歌采录基地”定西市岷县举办“花儿文化与乡村振兴”全国学术论坛。联合中国舞协等单位连续举办八届中国碌曲锅庄舞大赛等。除此之外,还将兰州牛肉面的制作工艺及饮食文化沿“一带一路”向西传播。近日,甘肃文联推荐报送的民间广场鼓舞《凉州攻鼓子》、哈萨克族民歌《牧羊马》亮相全国,双双斩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可以说,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擦亮了甘肃文艺特色品牌,在“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建设中,有力展示了甘肃民族民俗文化特有的魅力。

  “甘肃的民间文艺是在丝绸之路上创造、沿丝绸之路传播并为其他文艺形式提供沃土的活态文化形式。正因为甘肃的民间文艺离不开穿越整个甘肃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本身又是一条连接亚欧的大通道,就使得甘肃的民间文艺不仅从丝绸之路中吸取养分,也在丝绸之路的民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提炼和升华。丝绸之路造就了甘肃的民间文艺,甘肃的民间文艺也将在继承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创造新的辉煌。”甘肃省民协主席、兰州大学教授徐黎丽说。

  甘肃省文联还围绕秦汉长城文化工程、黄河上游文化工程、中华始祖文化工程的实施,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创作、展示及交流研讨等活动,为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占文化制高点积蓄了力量。下一步,甘肃省文联将广泛组织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创作、实践和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文艺的力量,讲好甘肃故事、中国故事,推动国际国内文化领域互学互鉴,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大局。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