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宫外墙挂上展览海报
俯览开幕式盛况
“罗马,就是罗马,这里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记。”
《罗马假日》中天使般的赫本在结尾如此说道。罗马一日,胜似千年。一个最具古典浪漫气质的艺术之城与一段短暂而灿烂的爱情童话相互叠合,成为永恒的经典。
6月22日至9月15日,由中国美术馆与意大利罗马历史、艺术和人类遗产与博物馆监管局共同举办的“超越传统——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展”在罗马著名的威尼斯宫呈现。这是中国经典艺术为期3个月的“罗马假日”,与这座悠久的艺术之城展开了深入对话。
非常有幸,伴随着此展的筹备与举办,笔者得以在一年之内3次前往罗马,除了沿着《罗马假日》的线路领略爱情的经典,在罗马的大街小巷中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融洽,更深深地为历史遗迹与艺术经典所震撼。这份震撼不仅在于古罗马时期建筑遗址的宏伟、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对于真实人性的挖掘以及古典艺术美轮美奂的写实技巧,还源于在整个西方艺术背后那种对于超越性追求的执著与真诚。有意思的是,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展的主题也是“超越”,这里的“超越”并不意味着否定千年的文化积累,而是心怀敬意,从此出发,在对前代艺术的继承和反抗中完成自己的创造——新的创造又总是蕴涵着传统并不断扩大传统的张力和内涵,这是艺术发展与风格转型的内在规律。正如意大利艺术从古罗马艺术传统开始,在文艺复兴时期创造了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艺术高峰,又在对古典艺术体系的反思中走向当代一样;中国绘画也是在延续了近两千年的完整体系后,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中重新获得活力,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努力探索,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次展出的任伯年、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蒋兆和、李可染6位大师的作品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黄宾虹《清溪垂钓》
齐白石《枫叶秋蝉》
展览缘起:文化年的“冲击”
记得2006年,笔者刚到中国美术馆工作,就充分感受到“意大利文化年”所带来的全面“冲击”,意大利文化、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中国观众对意大利的历史与今天有了全新的认识。四年之后,笔者又有幸在罗马歌剧院参加了“中国文化年”的开幕式,披上“中国红”的斗兽场和罗马歌剧院的巨幅天坛图片布景同样令人震撼。其实,中意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早已通过各种方式持续进行,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所言,“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尤其在视觉艺术领域,中国与意大利都以丰厚的古典艺术遗产和为人类文明进程所作出的贡献而骄傲,双方在相互的欣赏中得到激励艺术创造的启发,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精神默契。”而以“文化年”作为平台,以展览和视觉艺术作为交流的主要项目,则是两国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首举。
另一方面,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尤以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为典藏重点,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中国绘画大师们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各类展览中经常不断地展出,2005年和2007年,中国美术馆曾先后以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的藏品举办“四大师”展和“世纪之风”展,两次展览均在国内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此后,在中国美术对外艺术交流中,许多国外博物馆、美术馆都对此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希望能将此展带至各国展示。值2010年至2011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之际,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副馆长马书林亲自主持策划,在原有展览模式上进一步提炼主题,精心选择作品,以任伯年、蒋兆和的人物画,齐白石、潘天寿的花鸟画,黄宾虹、李可染的山水画为3个专题,构成3种对应关系,展现中国绘画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进程。
精美的展览空间
结构与布展:天圆地方、方进圆出
此次展览以中国美术馆馆藏6位大师的精品力作为主,共计100件展品。在展览结构安排上,按照中国绘画的人物、花鸟、山水题材类型分为3个板块,正与西方古典绘画的人物、风景、静物三大主题相比应,从中既可以看到中西绘画在绘画母题选择上的相似与差异,也可以发现在相似母题背后的不同创作观念、语言特征和审美趣味;在3个板块中,每一板块均以两位大师构成一种比较与参照,既有绘画风格上的延承关系,也有各自面对时代性要求的独特创造;作品时间跨度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后期,也正与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阶段相暗合。正是在这样的多重比较关系中,逐步展现大师们是如何对待自身传统、对待西方艺术的影响以及怎样勇于超越,以崭新的方式贴近时代、走向现代。
应该说,好的展览理念与主题是否能够实现,最为重要的便是展场的具体实施。为此,中国美术馆专门于去年10月赴意考察场地,然后根据展场条件挑选作品,再与意方多次沟通,作品到达现场后更是经历了数次微调。威尼斯宫为本次展览提供的场地约有800平方米,空间高度约为3.2米,但由于分割为数个小厅,加之顶部与墙面为弧形相接,形成多个弧线分割的顶部效果,怎样才能在有限制的空间达到展览效果的最佳化成为我们前期工作的重点。经过前期的场地考察,策划团队在实景拍摄和平面图纸的基础上做出了三维效果,并着手从多个方面对展览效果进行统筹准备。由马书林带领的布展团队6人各尽其职,在意方配合下,确保策展理念的实现和作品的安全展挂。
首先在作品装框方式上,为每件作品量身定做了封闭式画框,作品与画框分别运输,在展览现场装配,虽然增加了工作的强度与时间,但既保障了作品安全,又保持了传统卷轴样式的文气与轻灵。其次对空间分布与展览流线进行合理划分,按照人物、花鸟、山水的层递关系分为三大区域,每一区域又形成两两对话的空间格局。人物画作品能起到一种开门见山、直接对话的观赏效果,容易激发观者的注意力与新鲜感,随之的花鸟画作品则能进一步使观者感受到万物的生命活力,并伴随着鸟语花香的轻松惬意,最后的山水部分则气象万千,引领观者步入自然之悠远。而在具体的作品安排上,也兼顾尺寸大小、图像关系,形成较好的观看节奏,如齐白石与潘天寿的花鸟作品,一个尺幅较小,一个尺幅宏阔,展厅空间则形成一精致、一开敞的对比关系,也正与两人创作风格上的精微与广大暗相契合。再次,为了营造欣赏中国画的空间气氛,特制中式木雕花罩,由入口的方形到展区结束的圆形,暗含中国文化中“天圆地方”、“方进圆出”的理念,另安置中式条案、古典桌椅、木制花架等带有东方元素的物件,摆放植物与花卉,这些均与绘画作品共同营造出优美典雅的中国式空间。
通往展厅的廊道
合作-真正的超越
布展现场
展览反响:绘画具有比文字语言更易沟通的优势
在展览新闻发布会上,曾有记者担心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意大利观众难以读懂大师作品。中意文化年总协调人乌尔巴尼先生认为,绘画具有比文字语言更易沟通的优势,加之中意文化交流的频繁开展,对此并不担心。中方组织者也笃信,意大利观众具有相应深厚的艺术修养,同时也为介绍此展做出了相应准备,如画册以中、意两种文字对大师生平、艺术风格都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有经典作品的分析;宣传小册更是中、意、英3种文字皆备,所有观众均可随手取阅。
展览开幕式后的参观过程中,意大利文化与遗产活动部遗产开发司司长莱斯卡在看到齐白石作品时,谈到“中国绘画擅长用简单的形式表达最复杂的内容”,他还对李可染画作的空间层次处理方式极为赞赏。另一位来自博洛尼亚的美术馆馆长对这些作品的理解程度也同样令人惊叹。不少在意华侨举家前来参观,不断发出赞叹之声,许多小孩围观在镶嵌于中式方桌中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旁,对游动的水墨效果极为感兴趣,并在静态画面与动态视频中反复比较。
展览开幕后几日,笔者每日到展厅去了解情况,不仅看到每日近200人的参观数量,还看到有来自罗马大学的意籍青年艺术史研究者作为志愿者对普通观众进行讲解,其中,曾留学中国的叶星以非常流利的汉语说:“对于拥有同样深厚艺术传统的意大利来说,‘超越传统’展不仅是我们了解东方经典艺术的新起点,也是思考艺术变革和走向的新路径。”的确,这里的“超越”不仅指向艺术本体的传承与拓展,还将意喻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和未来路径。
一个世纪、六位大师、百件精品……相信,对于那些看惯了沧桑、宏大的建筑和静穆而高贵的雕塑的欧洲观众来说,再转而欣赏到中国绘画的灵动与诗意,必将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感受,而这也正是经典作品之间“对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