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乔治·克劳森
回望那场由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劳作的改变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变革,除从书本中研读外,还可以到画展上去欣赏。11月14日,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辽宁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广东省美术馆、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区博物馆联盟、国际巡展联盟、贝里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展览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这一中国国内首次全面展现18世纪中期到今日英国绘画发展状况的展览,更通过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传递出发生在英国历史上的有趣信息。正如该展英方策展人克里斯托弗·纽沃尔所言:“这些作品反映出英国绘画作品中一个很不寻常的主题——绘画可以与更广泛的学术、文化乃至国家的政治生活并驾齐驱。”
“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展览分为英国人、场景观察、自然景观、讲述故事、诗意的想象、现代主义6个单元,80件展品包括油画、版画、水彩、素描和雕塑,全部来自英国西北部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18家博物馆和收藏机构。据悉,因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此地区艺术发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使得富有的制造商与商人能够资助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同时大量收藏优秀作品。
此次展览既展示出先锋派画作,又展示出传统绘画作品,既囊括主流艺术画作,又囊括反叛传统的艺术作品,可谓网罗了不同的绘画流派,从传统的历史和宗教主题,到英国艺术中最为熟悉的两大类型——肖像画和风景画,再到捕捉普通英国人日常生活片段的“艺术白话文”。1877年定居于汉普斯特德镇大约10年间的乔治·克劳森,创作了大量以伦敦为题材的作品,此次展出的是其1881年的作品《春天的早晨:哈弗斯托克山》,画作描绘了一条从伦敦中心缓缓向上,通向一度是其郊区的汉普斯特德镇的道路。在这条设计简洁、优美的大道两旁,排列着19世纪下半叶修建的宽敞大宅。在18、19世纪的城市化进程中,英国中产阶级逐渐成长,到19世纪中叶基本形成。为逃避市区的环境污染,寻求个人生活的私密性,拥有一定经济收入的英国中产阶级不断向郊区迁移,使英国城市区域向郊外蔓延。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加上注重隐私的习惯,在伦敦市郊形成了大片的别墅区。绘画作品以艺术的独特语言,使观众了解到那一时期各色英国人的真实日常生活。
“这一展览的特别用意就在于观众透过画作可以看到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历史。”该展中方策展人李建群认为,这80件作品覆盖的300年是英国经历工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阶段,生动记载了英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的缩影。透过她的解读,我们会看到英国人的面貌从绅士贵族到现代平民的变化,大工业生产令工人阶级的生活进入艺术家的创作范畴,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改变,“而工业革命的大机器生产给英国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在艺术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看这个展览,能感受到英国社会面貌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
19世纪的工业大发展,让整个英国都笼罩在崇尚物质和利益的氛围里。敏感的艺术家们不满足于老一代艺术家强加在作品上的道德说教和功利性作用,反感当时赞助人迷恋的甜美风格的画作,于是发起了唯美主义运动。他们用艺术来同物质主义和维多利亚时代后期中产阶级的价值观相抗衡,试图把艺术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解救出来。他们认为,在画中表述事件情节或讲故事都是非常多余的,不仅分散了人们对于绘画最本质形式的注意力和评判,更是让绘画沦为那些缺乏想象、只能理解单调乏味作品的人的手中玩物。正像艾伯特·约瑟夫·摩尔在19世纪70年代初创作的《海鸥》表现的那样,一个孤单的女子在海边漫步,画面中,披着一袭近乎透明的淡黄色薄纱外罩,衣服一角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她用手攥紧散开的纱,拢在胸前。画中人物的样貌寻常,性格和身份也都无从判断。
英国历史上致力于改革传统艺术创作方式的艺术家,往往独立于传统艺术观,而拥有个体独特性的视角,如威廉·布雷克的画作、拉斐尔前派画家早期的实验性作品或是斯坦利·斯宾塞具有前瞻性的油画作品。因此,无论现代艺术在英国如何发展,英国艺术家的创作总是建立在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上,他们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一些英国画家看来,现代生活的主题与革新性的绘画技法很是合拍,导致20世纪的英国画家比其他国家的艺术家更为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这一变化阶段,英国逐渐成为现代国家,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英国从狭隘的岛国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所以应该说,现代英国艺术所走的道路既是民族的又是国际的,引进这次展览,也正是可以引起国内学术界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与之相对照并探索其发展的绝佳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