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坚强
——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侧记
对于内地人而言,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会有何感受?在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上,宁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郎伟讲了他的体验:第一次去奥地利,刚下飞机内心就陷入了恐慌:机场人太少很不习惯,语言和文字都非常陌生,心里总有种寂寞孤独之感。但来到香港,虽然看到的标识大多是繁体字,但全都认识,内心很亲切温暖,连睡觉都是踏实的。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郎伟觉得因为香港、内地同根同宗,血脉中有相通的东西,即使远隔千里,即使有方言障碍,但凭着一颗中国心,就能在文化、心灵的深度沟通上一拍即合。与郎伟有同样感觉的,还有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众多专家艺术家。他们中有的是首次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由陌生走向熟悉,由新朋变成老友。
11月20日至21日,由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港澳台办公室、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理论研究室承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主席孙家正,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承志,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副主席丹增、赵化勇、边发吉,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王英伟和中央驻港澳联络办、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文化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李前宽、王朝柱、潘鲁生、崔凯、曹保明、胡抗美、戚建波、张子扬、陈春霖、郭孟雍、黄湘詅、陈永华、毛俊辉、刘兆铭、潘耀明、蔡益怀、吴志良、郭敬文、苏树辉、徐新等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80多位知名文艺家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孙家正在论坛开幕式上做了主旨演讲,杨承志主持论坛开幕式。
“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唯有优秀的文化长留世间。”开幕式上,孙家正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专家艺术家的广泛共识与强烈共鸣。孙家正指出,当前,海峡两岸关系正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新时期,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人员往来之频密、各项交流之深入、合作领域之广泛,前所未有。心灵的沟通是交流、合作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沟通人们的心灵,没有比文化更切合、更有效的了。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敞开胸襟、畅所欲言,结合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交流的现状发表卓见,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努力为当代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孙家正向饶宗颐颁发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荣誉委员证书与金质 证章
“共话香港”圆桌交流
杨承志在论坛上致辞。她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广大文艺家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广泛凝聚了共识,有效推动了合作。论坛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求参加论坛的文艺家越来越多。本次论坛的举办恰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等重要论断和部署对我们研究探讨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鼓舞我们继续扩大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融洽同胞感情,沿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携手前行。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和香港艺术发展局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艺术发展局主席王英伟出席了论坛相关活动。曾德成表示,近年来,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交流日益活跃,香港与内地签订了文化合作交流协议,与内地多个省市文化交流合作也有安排,论坛在香港举办让人们对香港文化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艺术发展局主席王英伟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希望通过论坛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进而加强合作,达到融合共赢。
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主题是“文化交融与艺术发展”。20日论坛开幕当天,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丹增、陈永华、郭孟雍、苏树辉、邱欢智、胡抗美在大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李前宽担任大会发言主持人。大家在发言中谈到,十八大关于建设文化强国和两岸和平发展的论述令人鼓舞,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艺术家要共同努力,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分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传播与教育、青年艺术培养、艺术教育与当代文明素养、中华文化的共通性和地域性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艺术家一致表示,要勇于担当起这一代人应有的历史责任,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发展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荣誉委员、国学大家饶宗颐先生是香港文化界的代表性人物。他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超过70年,其学术研究范围广博,涉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史学(包括潮学)、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13大门类,至今已出版著作70多部。开幕式结束后,孙家正专程到饶宗颐学术馆看望了他。看到饶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孙家正非常高兴地说:“您是国学大师,学术和艺术造诣都很高,您老身体这么康健,是香港之福,也是中华之福。”孙家正专门为他颁发了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荣誉委员证书与金质证章,并为饶宗颐学术馆题字。饶宗颐向孙家正赠送了自己的书画集及书法作品。虽已97岁高龄,但饶宗颐依然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练习瑜伽。说到高兴处,他在凳子上盘起双腿,在空中挥舞手臂描画起来。据身边工作人员介绍,饶老每天都这样坚持,手劲很大,每次春节拜年,手都被他握得发疼,年轻人都做不到。孙家正热情邀请饶宗颐先生再来北京,并衷心祝福饶老健康长寿,继续为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20日的欢迎晚宴上,饶宗颐先生欣然出席令大家激动万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专家艺术家纷纷上台表演了自己的拿手节目:澳门钟怡的越剧与豫剧清唱,台湾张自强的高山族民歌,香港费明仪的云南民歌,台湾黄湘詅的国粹京剧,内地丹增的藏语演唱、戚建波的自作曲清唱、香港姚珏的小提琴演奏等使得论坛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兴之所至,李前宽即兴在画册上画了一幅饶公的肖像,孙家正主席在旁边题词:“饶公宗颐先生是香港之福中华之幸”。李前宽介绍说,这个画册是刚刚结束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内地6位电影家、6位美术家联展的画集,现在将这个画册送给饶老,希望他健康长寿,越来越年轻。
21日上午,在“共话香港”圆桌交流环节,来自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张子扬、饶曙光、潘鲁生、毛俊辉、郑新文和在场的听众,以“千里共婵娟——香港与内地艺术交流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就香港和内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切磋交流。大家认为,因为历史和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两地存在着文化时差。但是,内地和香港都从对方的文化中获益良多,因此,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都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论坛还在香港的高校设置了艺术讲堂,来自内地的两位专家艺术家李前宽和李春青分别以《电影的文化品格》和《中国审美趣味的历史》为题,在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做了精彩演讲与互动交流。论坛期间,大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香港文化博物馆、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与饶宗颐文化馆。
在论坛总结讲话中,赵化勇指出,本次论坛得到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高度重视,大家通力协作,为论坛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基础,活动安排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专家艺术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论坛交流了成果,研究和探索了中华艺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问题和规律;搭建了平台,推动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合作交流的深入发展;凝聚了共识,大家在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之上,合作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增进了友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艺术界已经初步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从第一届到第四届,从海南到台湾再到澳门、香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已经在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各举办了一届。在崭新的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大家充满了期待。
专家观点
■文化的力量
丹增(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副主席)
国外学者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时,主要是指文化的魅力,共有的价值观和国家的创造力。今天,我们在运用文化软实力概念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特点加以完善。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可是今天还算不上文化强国。从历史看,中国文化曾两次遭受外来文化的全面侵袭和严峻挑战。在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印度的佛教文化传播进来,对中国本土文化带来冲击和挑战。但儒家士大夫们奋起反抗,保护自己的文化,又学习借鉴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努力以儒化佛,最终使佛教中国化,形成了儒释道和谐并存的中华文化格局。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强力进入中国,无论是传教,还是传播,输入侵袭无孔不入,无机不乘,其背后有着明显的政治意图,还有强大的政治、军事支持。西方的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独立于神的进程,也加剧了人的世俗化过程。世俗化让人尝到了物质和自由的甜头和实惠,但过度世俗化也让世界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动荡。当前,信仰的力量淡化了,物质的欲望强烈了;表面的享受奢华了,内在的精神空虚了,随之而来的是私欲的膨胀和物欲的横流,为官者不顾廉耻,为商者不守诚信,为富者不讲仁义。我们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国,应当寻求一种符合历史、适应民意、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要重新反思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过度世俗化的问题。我们说,文化发展离不开世俗文化,但不能过度世俗化,要保持文化的神圣性。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价值的共识,让文化成为全民族的精神灵魂。
■文艺科目延续教育的重要性
陈永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副院长,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主席)
文化艺术教育能改善个人质素,开阔视野及思维,提升个人对美的鉴赏能力。认识中外文化,能丰富个人知识及训练观察力,令人更具创意。而透过文化上的互相欣赏,可以减少由误解而导致的冲突,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
在现今注重经济效益及技能训练的教育制度下,文化艺术教育在小、中、大学课程中都没能占有适当的分量。所以即使大学毕业以后成为专业人士,对文化艺术的了解大多只是略知一二,有碍其自身的继续进步。因此,文化艺术科目对在职人士及退休人士,都可说是终身教育,对于丰富其精神生活非常有帮助,可以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又因为中华文化浩瀚无边,国际间无论在各类设计、建筑、医药、文化及哲学等方面,都日见参考中华文化的优良元素。海外学者及专业人士如设计师、建筑师等,都不乏对中华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文化自觉与艺术创新使学习自身的文化更显重要。
当前大学教育越来越多地训练了一批毕业后马上就可以被聘用的初级人才,他们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但大学教育越来越少培养出对世界、国家、社会有承担责任的公民,也越来越少培养出有文化的人。文化延续教育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大学生毕业大概22岁,到了60岁差不多有40年,香港男女平均寿命80多岁,这毕业后的几十年可以一直进修。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有位教书法的老师80余岁,但有两个学生的岁数比他还大,一个82岁,一个83岁。所以我觉得延续教育在哪一个方面都很重要,特别是在文化方面。
■文化产业与艺术发展
郭孟雍(台北艺术家文教推广基金会执行长)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曾经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对文化产业作出定义和阐释:“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这个定义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也体现了哲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用“版权产业”说明文化产业的状况,将文化产业视为“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
对于艺术、创意、文化三者永续营运的概念而言,如何在其经营的策略与艺术产业升级的运用上做适当的调整与融合,以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特殊的产业精神与价值,则需针对艺术产业创意的概念加以重新的定位与诠释。这样才能将创意与文化艺术产业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中,这也就是实践文化交融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所以艺术文化的创意产业,不可只着重于消费面,应该要勇于面对经营面,一个有创意的艺术文化产业才值得投入与投资。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文化的事,也是经济政策,它是运用知识创造企业价值,也是结合创意与文化营造具有特色的产业。在现今先进国家中,以文化创意产业拼经济产值已经是很普遍的趋势了。文化创意产业以个人创造力、技术和才华为核心,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利用,最终实现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的目标,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型态。
曾经有学者专家指出,“从生活中思考创意很重要,没有创意,有再多传统的元素都没有用”。但是,如果只有一味创造而无创新,那也只会是停留于纯学术的研究,而无法对于经济有直接的贡献;再者,若只有创新而无创造,那么研发则只能创造较小的知识财富,谈不上获取根本性的利益。
■澳门对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苏树辉(澳门中华文艺协会会长)
季羡林教授曾说:“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一次传入的起点,从时间上来说,就是明末清初;从地域上来说,就是澳门。”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但由于博彩业在澳门发展一日千里、锋芒毕露,世界对澳门只有“赌城”的片面观念,而遗忘了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
历史上,澳门开埠比香港早300年,是中国明朝以来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属于中国最早一个完全开放的经济、文化特区,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处。16世纪,澳门凭借本身的地利,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促使澳门成为远东最大的转口贸易中心,也带来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层发展。
400多年东西方交流的历史,造就了澳门独有的中西文化,既体现传统和现代的中国文化,也融合葡萄牙及其它欧洲国家的文化。概括而言,澳门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具有多元色彩的共融文化;圆融互动的和谐文化。
中华文化的共通性和地域性,为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发展提供原动力。澳门未来被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意味着澳门具有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休闲业共同发展的龙头作用,当中区域合作和相互借力不可或缺。一个城市的生命源自其文化,若能整合区域的文化力量,将为该区带来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数量与质量:艺术教育的特质
邱欢智(啦啦艺术集汇行政总裁)
近年来,艺术教育在香港急剧发展。主要原因有两个:2000年教育改革把艺术教育纳入为正规学校制度的主要学习领域;政府致力发展的西九龙文化区(WKCD)所有表演场地在2020年竣工后,极可能使全港的观众席增长一倍,总容量接近60000人。
讽刺的是,这个数字游戏其实是来自教育改革的。我们提到教育的重点,应该从纯粹侧重学术成绩改为了解孩子的不同技能。而应付新学制的校长一般也不懂分辨一个通过了钢琴八级考试的8岁学生,到底是否真有天赋或者热爱音乐。我们也不能要求校长是十项全能,那我们又能怎样协助他们和家长真正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对孩子的好处呢?
这些年来我观察到关于年轻人和大众学习艺术有一种“证书猎人”现象,指的就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和学校专门为孩子收集各类型的证书文凭,作为日后报考学校时向校长阐述孩子如何多才多艺之用。孩子被迫疲于奔命,在走马观花间,时间、选择智慧和金钱上的投资回报实在是值得商榷。
■中国书法文化的当代性思考
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
众所周知,书法以汉字为基础,与汉字的形成、发展同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毛笔作为古代社会最主要的书写工具,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公务、记录、交流、唱和,毛笔须臾不离。时至魏晋,“人的自觉”带来了“艺术自觉”,书法的艺术性得以突显。于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书法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一面是科举制中“身、言、书、判”的要求,明确了书法的好坏成为进仕的重要指标,强化了书法的实用性;另一面是魏晋直至清末,书法艺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风格与面貌,涌现杰出书家与经典之作。
可是进入现代,“汉字拉丁化”运动无疑给书法以致命一击。在质疑“书法到底是不是艺术”的声音中,书法让人熟悉又让人陌生。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我们如何看待书法提出了挑战。是空喊传统口号,重复传统式样,不作深入研究、认真思考,还是准确把握传统精神,坚持传统原则,从书法本体出发,追求创新、锐意进取?我以为,这关涉对待传统的态度,也关系到书法的前途命运。对于今天的书法来说,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绝对不可以脱离汉字,这是两个必须坚持的底线。但是,继承传统不可僵化,不能死搬硬套。比如,诗歌中的用典是传统,用活了可以传神,如果僵化了,王国维认为就造成了艺术中的“隔”。细究这种依赖传统的心理和动机,或许有这样的可能,或以熟谙传统样式为高人一等的资本,或以传统为材料构筑保险箱或棍捧——保护自己的惰性或为探索者设置障碍。这绝然不是继承传统应有的态度,而是浮躁风气下的艺术文明病态。
论坛专家合影
论坛开幕前,孙家正与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王英伟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