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国视觉盛宴:图观丝路精神亘古常新
艺术交流 VOL.03/2017|张亚萌

    “2017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纵览

    我眼中的历史(布面丙烯)沙凡艾哈迈德

    黄河之水天上来——壶口大瀑印象(布面油画)严隽泰

    今年又上帕米尔(中国画曋奖静誓)史国良

    丝路舞者(雕塑)塔蒂阿娜·密特拉

      “15年前、2002年的9月,也是在中国美术馆,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呈现在世人面前;15年过去,北京双年展的成绩单令国人和世界瞩目,我有幸作为亲历者,作为该展的发起人,一直见证着它的发展和成长。”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2017?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式上这样回顾。

      今年恰逢北京双年展创办15周年。15年,对于双年机制与频率的北京双年展来说,是接近5500天的一步步的成长,对于历史长河,只是短短一瞬——9月24日至10月15日,由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协联合主办,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2017?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更成为“15岁”的北京双年展的重要节点——共有来自五大洲102个国家的567位美术家带来601件作品,其中外国(含特展)作品411件、中国作品190件,涵盖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

      绚丽夺目的视觉华章

      600多件参展作品,600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展览主题“丝路与世界文明”得到的全球呼应热度一目了然。本届北京双年展是活动创办以来首次突破100个国家参展,也是全球迄今为止首个达到100个参展国家的美术展览,表明了北京双年展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提升,其中中非、斐济、几内亚、洪都拉斯、马尔代夫、巴勒斯坦、巴拿马、塞舌尔、坦桑尼亚、也门等国都是首次参展。

      “2013年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洞察世界发展的大势、顺应国际合作的潮流,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这一倡议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取得显著成就。就在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合作发展大计,盛况空前,成果丰硕。”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副主席李屹表示,双年展融入“丝路精神”,将赋予其更加牢固的根基、更加广阔的舞台,也更加富有包容性、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

      作为“一带一路”精神最早的领悟者,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以题材的广泛性、形态的多元性以及手法的多样性精彩地回应了“丝路与世界文明”这一主题。“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无论是古道明月、梵音涟漪,还是援非医疗队;无论是神秘的燃灯节、苦水社火,还是今日都市的微生活;无论是逍遥游、万物生,还是跨越亚欧大陆的高铁;无论是罗盘、指南针,还是海上丝路的全图胜景,无不或高亢或低吟地叙述着丝绸之路这条历史上最为古老、世界上最为绵长的人类互通共荣之路。在展览的现场,迷人的古道气息与生机勃勃的时代气象交互相生,诱人的味道弥散于历史的天空,入人心目,沁人心脾。比起传统的再现手法,艺术家们似乎更愿意将作品当作文化符码来加以建构,由此所洋溢出的象征、隐喻、寓言的意味,将观者带入冥思与遐想。”北京双年展策委张晓凌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填补当前大型“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的空白,组委会专门组织国内美术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两件大体量的主题作品:一件是郑百重创作的6米长的国画《海上丝路新篇章》,一件是冯路敏等合作的8米长的油画《丝绸之路新篇章》。

      国外艺术家的参展作品同样佳作云集,完全可以连缀成绚丽夺目的视觉华章。那些鸿篇巨制,或展示由丝路连接的文明圣地的壮观胜景,或以近乎抽象的面貌呼应一种汇融与拓展的气场;也有蕞尔小品,或抒发激情,或点化依稀朦胧的情致,洋溢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性。北京双年展策委丁宁说:“有些艺术家是运用了类似蒙太奇的手法,将东西方的历史情景、先贤人物或者文化符号拼接、叠合在一起,给人以朦胧而又真实的印象;有些艺术家在改造经典的图像材料的基础上略加点缀,就营造了历史的传奇感。艺术家们在艺术语言的选择与锤炼上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不仅仅是写实、抽象的共存,而且也有象征手法、拼贴、跨类融合以及越出架上艺术范围的有益尝试,甚至更多地吸收了中国艺术或文化元素。”而那些来自当今战乱不息的古丝路沿线国家的作品,比如也门、叙利亚、伊拉克等,更充满对和平发展的丝路精神的缅怀、憧憬和梦想,尤其让人动容。

      在北京双年展策委王镛眼中,本届双年展在艺术上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写实与浪漫风格交织,趋同与求异趋向并存。“以往外国作品以浪漫风格为主,想象力比较丰富;中国的作品以写实风格为主,相对来说想象力不够丰富,缺少浪漫色彩。而本届北京双年展的作品中,很多外国作品在发挥浪漫想象的同时,增加了写实的刻画。同时,很多外国作品更多地吸收了中国元素,中国的作品也更多吸收了外国的元素。这说明趋同的倾向与求异的倾向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恰恰是在趋同、求异这种巨大的张力当中迸发了创作的灵感,激发了艺术家的幻想。”他说。

    一部功率巨大的“引擎”

      除主题展外,本届北京双年展共设有“格鲁吉亚当代艺术特展”“希腊当代艺术特展”“印度尼西亚当代艺术特展”“蒙古国当代艺术特展”“从丁托列托到利兰加的艺术之旅”“北京双年展历届捐赠作品特展”6个特展。其中不仅有丁托列托、达利这样闪耀世界美术史的大师力作,还囊括格鲁吉亚、希腊、印度尼西亚、蒙古国等各国的近百位当代优秀艺术家的扛鼎之作,遴选自500多件北京双年展藏品的几十件历届各国捐赠作品,也能让观众一睹历届北京双年展展品的精彩篇章。

      “丝路精神与题材所唤醒的想象力与美学渴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艺术家们创建新形式、新语言的实践。趋同与求异两种倾向之间的巨大张力,产生了东西方艺术交流融合而又异彩纷呈的壮丽景象。可以说,这些参展作品本身就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就是东西方文明在丝路题材上交流融合的艺术表现。”刘大为说。北京双年展国际策展人、加拿大策展人齐妮亚?贝尼沃尔斯基认为:“丝路与世界文明”的核心是东西方的连通;丝路关注的是沟通和互相连接,而且也需要互相关注以及互相促进——它是一种非殖民化的沟通。

      丝路的历史和现实题材历来都非常充沛鲜活,沿路各国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中,在实现民心相通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友谊、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深度故事皆可以入画。“本届参展作品比起传统的再现手法,美术家们似乎更愿将主题视作文化符号来加以建构,而不单纯发思古之幽情。丝路精神与题材所唤醒的想象力与美学渴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艺术家们创建新形式、新语言的实践。由此所展现出的象征、隐喻、寓言的意味,将观众带进无尽的遐想。在那里,丝路将被幻化为巨大而深邃的民族史诗,将蕴含在其中的精神一一呈现诉说。”中国美协副秘书长、北京双年展策委陶勤说。

      为方便民众观展,本届北京双年展特别设置了一些很暖心的环节:加大展签尺寸、增加作品说明等中英文导览信息;特意选取部分有关丝路风光、交通工具、骆驼等内容的作品图像制成休息区凳子的座套,使观众在观看以外还能通过如此“可观可坐”的方式和作品产生奇妙的接触与互动;同时设置“我眼中的北京双年展”微印相明信片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将作品拍照免费制作成国际通用的邮资明信片并现场邮往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地,与远方的朋友分享自己眼中的北京双年展。

      “今日欢聚,尽情展示和交流;明朝分别,满载喜悦和友情。”李屹说。这正是15年北京双年展达成的7次交流“盛景”。作为制度性的展览,北京双年展只有坚持才是胜利,威尼斯双年展坚持了一百多年,所以它在世界艺术领域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无可比拟。中国美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双年展总策划徐里介绍,从最近几届来看,参加者最多的是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所以展览不仅是对第三世界的国家产生影响,还已经影响到西方发达国家。正如媒体所言,北京双年展作为一部功率巨大的“引擎”,无疑会牵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美术格局,让艺术的感染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独特的影响力必将在延续不断的运作中持续凸显出来。——我们都是从古老的游牧时代一路走来,经历了丝路上的艰难与辛劳,也享受着成就与荣耀,磨砺出了开拓精神与坚韧性格,使友好与互通成为我们彼此心之所向。有了这个基础,“一带一路”必定行稳而至远,连接起属于我们的命运共同体。

    QQ截图20191218095852.png
    VOL.2/2019
    QQ截图20191218093517.png
    VOL.1/2019
    1.png
    VOL.4/2018
    1.png
    VOL.3/2018
    VOL.2/2018
    VOL.2/2018
    1.png
    VOL.1/2018
    VOL.4/2017
    VOL.4/2017
    VOL.3/2017
    VOL.3/2017
    VOL.2/2017
    VOL.2/2017
    VOL.1/2017
    VOL.1/2017
    VOL.1/2014
    VOL.1/2014
    2013_4
    VOL.4/2013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