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与生动表达——电视专题片《从一大到十八大》观后

时间:2013年05月17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彭加瑾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近期播出的9集系列节目《从一大到十八大》,解读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展现党的光辉历程以及奋进道路上的艰辛坎坷,看后令人深思。

  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一大到十八大》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次党史教育,也是一次近代史教育。创作者以简驭繁,准确再现每次党代会的特点、本质及其历史的功过得失。对一大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对二大的解读, 让我们看到中共如何确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己事业的自豪与信心;在解读十二大之后的内容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认准旗帜、看清道路、充满激情; 而对十八大的解读,让我们看到大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点,看到它的新意与亮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满怀信心。从一大到十八大,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启示,对此,《从一大到十八大》予以深入浅出地总结梳理。

  《从一大到十八大》是一次权威的令人信服的解读,权威性来自史料的真实性与说服力,来自叙述、评价的准确性与逻辑性。虽然只有不长的9集篇幅,创作者却利用了中央档案馆首次公开的上千份国宝级珍贵史料,厘清了诸多争议的事实,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第一次党代会召开日期的确定,是其中突出的一例。创作者通过出示共产国际保存的一大代表的“报告”,明确作出了论定。再经董必武提供的线索查证,以及在1957年前苏联归还的密档中得到证实,其真实性与权威性已毋庸置疑。于是,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其它的说法都不确切。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动因,以前对于多数观众来说,也是一个不甚清晰的问题。节目出示了马林衬衫中的第三国际的密令,历史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这些史料的大量披露与准确使用,无疑为作品真实全面反映历史提供了保证。更重要的自然是贯穿节目始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创作者以党的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坚持让史料说话,公允客观,既准确反映历次党代会的主题、主线和本质,又不回避某些会议的错误或不足,而且分析了错误的原因,促人深思。

  节目题名为“从一大到十八大”,但并不意味着创作者的目光只是停留在代表大会上。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作为重要的党史事件,也被作了突出的介绍。它们丰富、深化了我们对于党代会以及党史的认识。

  同样值得肯定的是创作者对于政论节目讲述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在“怎么说”上下的一番功夫。每集都以吸引观众的问题或事件作为切入点,设置悬念,制造看点;接着又以揭秘、解密的方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予以解读。通过这种方式,把严肃的政论解读形象化、生动化,充分调动电视声画表现的潜力,契合观众的欣赏心理。

  节目形象生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创作者重视写人,善于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下,抓住富有深意的典型细节来写人。历史的、政治主题的解读与艺术的、生动的人物刻画在这里获得了统一。人物因历史的烘托而更为鲜明,历史因人物的折射而生动。周恩来夫妇奔赴莫斯科出席六大一路上遭遇的艰危,让我们看到了革命之路的曲折与艰辛,也看到了共产党人忠诚事业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毛泽东在选举中央委员的投票后,不离现场,急切关注,希望几位犯过错误的同志能够入选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领袖的远见与襟怀,也进一步理解了七大何以能开成一个“团结、胜利”的大会。邓小平在家收看电视,情不自禁地为十四大报告叫好,以及之后驱车前往人民大会堂与代表见面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十四大的成功,看到了这位年近九旬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于党的事业的深切关怀。

  如何把史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呈现给普通观众,如何将宏大的题材、严肃的话题形象化、生动化,使其更具有观赏性、感染力,电视专题片《从一大到十八大》无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