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锐意创新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
锐意创新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九次文代会、第八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
文化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在于创新,文化的生命力与时代感也在于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在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改革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特殊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锐意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创造了源远流长、魅力永恒的文化,在世界独树一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吐故纳新的能力和求变图强的精神。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能开拓文化的新局面,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实力,进而使文化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创新,文化难以与时俱进、延续传承,更难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今日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丰富多样等等,既是文艺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文艺工作必须不断突破创新的迫切时代课题。
文化创新,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文化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紧跟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科技创新的潮流,完美结合内容与形式、作品与载体、文化与科技的创新,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在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符合文化改革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文化改革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热情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勇于破解改革难题,在创新发展中成就艺术辉煌。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鲁迅的这番话深刻阐明了创新之道。文化创新,既要植根于民族优良传统,又要博采众长,融合创新。文化的发展,最忌故步自封、闭门造车,最需要开阔心胸和宽广视野。古往今来的文化流变,都是既有传统基因与外来文化因子碰撞之后的文化传承、借鉴、变革和创新。今天的文化创造,更需要充分吸收传统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发展智慧,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推陈出新。
生活是文艺的源头活水。文化的创新,必须立足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必须着眼于群众需求,服务于实现大众文化权益。创新不是表面的异想天开、竞奇斗异,一切有价值的创造,都需要对社会生活的透彻理解和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感悟,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对艺术精髓的深切把握,需要审美理想的参与和对艺术规律的遵循,需要对人类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和普遍情感的尊重敬畏。“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堕其实”。当下中国的文化创新离不开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如火如荼的发展实践的紧密关注,离不开对丰富多变的新生活的洞察和思考。脱离时代语境和现实生活,文化创新就是无本之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化创新也必须掌握现代科技,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任何一个文化巨变的时代,几乎都有着科技创新作为先导。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灵动的工具和载体,释放人类文化创造无穷的想象力。今日中国的文化创造,尤其需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让科技为文化发展带来强劲驱动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自强不息、刚健日新、变革奋进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传承至今仍活力无限、魅力无穷的坚实支撑,也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再度振兴,实现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创造活力迸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生动局面的坚实支撑。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不断锐意创新、为推进文化创造、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