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上海文化“重新发电”

时间:2012年10月12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郝 洪 曹玲娟

  世博会中国馆与城市未来馆华美转身,成为上海文化新地标,拉开后世博时代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大幕——

  后世博,上海文化“重新发电”

  这个秋天,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迎来一批特殊的“嘉宾”——来自大英博物馆、荷兰国家美术馆等五大洲7个国家艺术博物馆的上百件世界艺术珍品。它们万里迢迢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襄庆典——10月1日,由中国馆改建的中华艺术宫开馆试展。

  在黄浦江西岸,与中国馆隔江相望的原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也在同一天悄然转身,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从10月1日至7日, 这两间艺术馆敞开大门的第一周,就有10万人次通过网上预约前来观展。人流熙攘,却因空间阔达、艺术氛围浓郁而让参观者变得“优雅温和”,被称为拥挤长假里难得的“最舒适观展地”。世博会地标华美转身,成为上海文化新地标。它们的问世,拉开了“后世博”时代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大幕。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看来,“文化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他这样看待上海城市建设中的大手笔:“要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显著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增强上海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就要建设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两馆”华丽转身,彰显文化建设雄心

  中华艺术宫阔大的展厅尽头,是“名家艺术陈列联合展”,以名家专馆的形式,展示着贺天健、林风眠、滑田友、谢稚柳、吴冠中等美术大师的作品。

  “美术馆一定要有几堵墙,挂着我们这个地区最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我们的文化象征。”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华艺术宫筹建办副主任李磊说。

  上海是中国近代美术的发源地,仅市级美术单位收藏的精品就达3万余件。但此前上海只有两家市级美术馆、0.68万平方米的展厅面积,绝大多数艺术精品常年深藏库房。

  “‘两馆’建设完善了上海艺术博物馆体系,即上海博物馆展示古代艺术,中华艺术宫展示近现代艺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当代艺术。”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说,“成熟的博物馆体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将进一步丰富上海文化,推进上海逐步迈入国际文化大都市行列。”

  中华艺术宫的开馆展已然显示了上海文化建设的雄心——搭建中国美术展览的最高平台,扩大上海文化影响力:《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展出600余件展品,涉及国画、油画、美术电影等超过8个艺术门类,呈现中国百年艺术史和艺术变革背后的社会史;《锦绣中华——行进中的中国美术》用250余件作品展现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成就,对中国当代美术创作成果做了一次精彩小结。

  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其建筑自身的重生,则向外界昭示着上海文化创新能力和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抉择。

  这座建于1900年的建筑,曾经是南市发电厂,记录着中国民族工业文明的最早印记,2010年改建成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今天,又变身为一个集收藏、研究、展览、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当代艺术平台——城市的工业力量之源已转化为文化力量之源。

  今天,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顶层3000平方米的露台上眺望浦江两岸,曾经的世博园经典建筑,已大多被盖上了“文化”印记。

  世博会四大永久性建筑中,中国馆、上海世博演艺中心两大建筑都已与艺术结缘。此外,世博的“宝钢大舞台”,如今是全天候的时尚文化活动中心,工业钢筋铁骨之下,是现代时尚的衣香鬓影;原意大利馆,变身为展示该国艺术、设计、饮食、创意文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原法国馆,将改造成“21世纪炎黄艺术中心”;原俄罗斯馆,则建设为青少年教育中心。在浦江左岸,曾经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正在整体打造为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街区……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用“卓有远见”概括上海的后世博建设。他说:“世博展馆的建设,使用了公共资源,既然取之于民,就该用之于民,在回归市民的举动中,相当重要的就是城市文化建设。而(中国馆)改建成中华艺术宫,就是卓有远见的具体举措。”

  服务转型发展,上海文化“重新发电”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大厅中央,伫立着一尊高18.5米、直径9米的装置艺术作品《千手观音》。“千手千眼千物,不但基于智慧,更基于慈悲和宁静。这可以视作‘重新发电’的精神力量。”作品说明这样写道。

  “重新发电”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展览“2012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它与当下上海的发展如此契合:“‘重新发电’,它是一种回溯,也是一种展望,是一种隐喻,也是一种宣言。它是城市能量的发动机。”

  不只是世博园内,在整个城市范围内,一场新的融合会展、服务、创意、休闲、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高潮,都已展开。在土地价格同样高的虹桥地区,一个集实验剧场、合成排演厅、练功房、教室、舞蹈艺术展示、创意中心等设施在内的8万多平方米国际级舞蹈中心已经启动建设;2011年焕然一新、重新开张的文化广场,成了令专业人士艳羡不已的音乐剧专业演出场地。

  文化,正在成为上海“重新发电”的重要能量。从M50、8号桥、田子坊到创智天地,众多位于中心城区的老厂房、老仓库都被保留下来,改造成各具个性的创意产业园区。据统计,仅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就已拥有114个,规模居全国前列。

  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出64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高于上海全市GDP增幅4.8个百分点,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15.5%。

  上海正逐步形成“一轴、两河、多圈”的创意产业布局。横贯中心城区东西向的轴线珠串起大虹桥商务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环东华时尚产业集聚区、静安时尚创意产业示范区;黄浦江滨江、苏州河滨河地带,则形成文化创意集聚带。

  文化与科技、商业、旅游融合发展,迪斯尼、梦工厂、电影节电视节双节、中国上海艺术节,甚至上海书展,举全市之力重点打造的文化项目,给上海带来了新鲜活力。

  这种种活力,还来自循序渐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到2010年底,上海全市完成市属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和电视剧制作(甲种证)单位的转企改制,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60家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90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6家市属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根据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蓝图,文化发展已被提升到“立市之本、兴市之基、强市之源”的战略高度。未来3年,上海力图通过创建和谐文化之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现代文化产业重镇、国际时尚文化中心、创意设计之都、文化人才高地,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等多个领域主要可比指标趋近国际大都市水平。

  最美艺术给普通民众,用文化涵养城市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造成中华艺术宫后,内部结构变化很大。整个馆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展示面积比中国馆时增加了9000多平方米。41米层的小火车轨道改成了展厅,49米层中央影视大厅改造成了阳光展厅,原省区市联合馆多了二层面积,还另辟出多功能厅、报告厅、图书馆等空间。

  也有不变的。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是这里的永久展项;原“国之瑰宝”专题展厅保留,展出任伯年绘的12条屏《群仙祝寿图》。

  永远不会改变的,则是这座殿堂式建筑的公共文化属性。

  “在中华艺术宫地下一层,我们会免费开放一个艺术图书馆,里面都是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画册,文艺类图书。还将拿出1/3的地方建儿童艺术图书馆,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环境。我们还有一个儿童美术馆,小朋友可以来拓印版画,通过电脑屏幕进行拼图。”李磊说。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2012上海双年展的特别展项——“圆明学园”短期培训项目已经启动,这项秋季短期学园项目包括“艺术写作/媒体工作坊”、“策展工作坊”、“沉浸/艺术与科技主题工作坊”三个部分。

  除了特展,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均免费对公众开放。“我们要将其真正打造成人民群众欣赏文化的殿堂,而不是美术家、美术界的小天地。”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华艺术宫筹建办主任施大畏说,“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关键还是要解决文化民生。通过这样一个特大型的美术馆建设,可以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养。要把最美的文化艺术交给普通公民。”

  满足“人”的需求,是这两年上海文化设施建设的主题。无论是已建的文化广场、海上文化中心,还是在建的上海国际舞蹈、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都强调了公共性、开放性、体验性。这些充满魅力的文化场馆兼具演出、展览、教育、休闲功能,真正成为市民的“城市客厅”。

  “十一五”期间,上海已建设市级重点文化设施近20个,各区县政府积极推进,建成了一批覆盖各区(县)、街(镇)、村(居)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区级公共图书馆27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3家。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到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发展的成果。

  文化正成为上海的发动机。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希望以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设为契机,着力改善大众文化民生,丰富上海文化形象,有效推动上海逐步迈入国际文化大都市行列。他表示,“上海正充分发挥独特的文化优势和世博会后续效应,主动承接国家重大文化战略任务,扩大国内外文化交流合作,增强上海文化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努力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力争使上海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光芒。”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