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杂志《新闻周刊》黯然退出纸媒

时间:2012年10月25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79岁的美国著名杂志《新闻周刊》日前宣布,它将在2012年12月31日发行最后一期印刷版本,随后以“全球新闻周刊”的新名字,全面转为网络数字化期刊。在两年前以1美元价格贱卖之后,《新闻周刊》一路挣扎求新生,似仍难敌时代之变,终于黯然退出纸媒。

  《新闻周刊》总编蒂娜·布朗表示,“这一决定与《新闻周刊》这个品牌或刊物的质量无关,《新闻周刊》仍像以前一样强大。作出这样的决定,主要与出版发行业面临着艰难的经济形势有关。”

  《新闻周刊》的品牌价值毋庸置疑。作为美国唯一能与《时代》争锋的新闻类期刊,其发行量最高时曾突破400万份。然而,在网络与数字化技术已经改变人类阅读和生活方式的今天,新闻类纸媒如何才能成功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从《新闻周刊》这两年的经历,人们很难乐观以对。

  两年前,音响业巨头西德尼·哈曼以1美元收购《新闻周刊》后,将其与IAC集团新闻网站“每日野兽”合并。哈曼去年辞世后,《新闻周刊》又发生重大变故。2011年6月,哈曼家族撤资,留下IAC集团独撑局面。换了东家的《新闻周刊》仍无法阻止读者和广告商的流失,其出版与发行面临严峻的财政挑战。自2005年以来,《新闻周刊》的发行量下降了一半,降至150万份,广告数量减少了80%,年亏损额达到了4000万美元。蒂娜·布朗表示,虽然他们竭尽全力地试图保住发行量,但无奈行业大潮不可逆转,向网络版转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不是会不会的问题”,哈曼家族的撤资决定并非主要原因。

  转型为“网刊”之后,“全球新闻周刊”将削减数千万美元的印刷与发行成本,现规模为270人的采编队伍也要面临裁减。未来几周,布朗领导的管理团队将确定裁减人员的规模。

  《新闻周刊》退出纸媒,将给予《时代》杂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时代》发行量现为330万份,其管理层目前仍将传统印刷版视为“品牌核心”,但他们也承认,这是“成本最高的一项业务”。

  《新闻周刊》期待转型后的新版本“具有唯一性和全球性特色,主要面向流动性很强的读者群,这类读者希望详尽地了解全球大事”。此间媒体分析认为,《新闻周刊》的转型仍是一场赌博。

  首先,如果传统读者不跟随《新闻周刊》转型为“网络读者”,转型后印刷与发行成本的削减则会被广告的进一步缩水而抵销。《新闻周刊》目前的网上订户仅为27000人,管理层预计明年会有数十万的增幅,这一预计可能过于乐观。《新闻周刊》数字化后,将得到同门兄弟“每日野兽”的帮助,“全球新闻周刊”的订户将免费获赠“每日野兽”网报。“每日野兽”本身的业务不错,过去一年中阅读量增长了36%。

  其次,《新闻周刊》转型后将不再向广告客户提供“最低读者数量保证”,也就是不再依赖广告收入。业内人士预计,《新闻周刊》转型后头一年肯定将进行一系列“价格试验”。按照目前规划,数字化后的“全球新闻周刊”零售价4.99美元,与现印刷版价格相同。其年订阅费为24.99美元,低于印刷版39美元的年订阅费。《新闻周刊》的这一思路正受到业内广泛关注。美国多家新闻类周刊也在考虑提高订阅价格,减少对广告收入的依赖。

  从其他媒体的网络化经历来看,《新闻周刊》的转型必将充满挑战。目前,美国收费网络报刊的财政状况普遍不好。今年7月,刚刚创立一年半的新闻集团《日报》,一次性裁减了三分之一的员工。实际上,尽管付费网络报刊的长期前景被业界看好,但目前美国拥有一定订阅量的网报网刊并不多。相对成功的范例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该报2008年就变成纯“网报”,编辑队伍压缩至180人,现在每月读者590万,能够赢利。不过,该报内容基本免费。

  过去79年中,数千期《新闻周刊》的纸质封面曾留下许多引人深思的历史性画面:如阴霾般笼罩德国的纳粹群像,扳倒尼克松的“窃听风云”,风华正茂的“芯片先生”乔布斯等等。令传统读者略感欣慰的是,转型之后,《新闻周刊》仍将保留“封面”,并将其作为在数字化阅读世界生存的灵魂。

  (光明日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 光明日报华盛顿10月24日电)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