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是个关键词——访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

时间:2012年10月3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志勇

  “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因此也昭示着民族的未来。”民间文化是生活的文化,它广泛存在,但却极易流逝,而且不为人所注意,尤其在这个剧变的时代。“对于中国民协而言,‘抢救’是个关键词。”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面对海量的民间文化,应该“抢救”谁?如何“抢救”?

罗杨:2002年,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下,我们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早于联合国2003年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回顾这10年,中国民协是有文化担当的,我们旨在最大范围内保存民间文化遗产,但又不能不有所侧重;我们寄希望于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但又不能不借助文字、图像、录音、录像等档案途径。10年来,我们组织专家调研、普查、记录和编撰,陆续推出年画、唐卡、古村落、剪纸、服饰、泥彩塑、民间故事、民俗、节日等方面的成果,两年前又启动了规模空前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记者:民间文化是活态文化,怎么实现活态抢救?

罗杨:人是关键。很多民间艺术面临人亡艺绝,但民间文化始终不绝如缕。当城镇化的飓风把我们的文化遗产吹得纷纷欲散时,是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守望者和传承人,用身体为中华民族守护着一份份灿烂的民间文化遗产。中国民协有责任通过评选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举办民间艺人节、工艺品博览会、民间艺术节,开办各种培训班、经验交流会以及表彰个人、出版图书等方式,为他们搭建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坚固平台。

记者:城镇化浪潮势不可挡,农耕文化遗产怎样避免“抢救”无效?

罗杨:城镇化浪潮的强大冲击力,使人们产生了一种误解,即城镇化就是消灭农村,现代化就是取消农民。其实从世界范围看,农村本身就可以现代化;从文化、自然的视角审视,城市也并不一定就比村庄优越。人们涌向城市,是因为城里有更好的就业、教育、医疗,而这些其实也可以在农村实现。因此,与其强迫农民迁入高楼,不如改善村落基础设施。现代化不是土地房屋的城市化,而是人的现代化。“推土机推不出和谐社会”,反而推掉了文化传统。自然村落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基因,既镌刻着中国人的过去,也孕育着中国人的未来。因此,中国民协一直致力于传统村落的调查和研究。相信只要村落还活着,农耕文化遗产就不会死去。

记者:抢救下来的民间文化基因,如何激活它的遗传功能?

 罗杨:民间文化的遗传是社会遗传。近些年来,每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国民协都会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节日文化的兴衰启发我们,激活它的遗传功能有两个杠杆。一是政府。传统节日放假,表明国家的文化自觉和对民俗的尊重,为节日的传承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市场。在我国并不放假的圣诞节和情人节,却在快速地升温,因为市场需要,年轻人喜欢。但应注意,民间文化有些适合市场,有些不适合;有些适合政府,有些适合民间。这两条杠杆运用是否得当,检验的唯一标准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真实完整地保护了遗产的原貌,让民间文化遗产成为未来文明之路的坚固基石。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