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治好了中国作家的“诺奖抑郁症”

时间:2012年12月11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日照12月10日电(记者李苑)12月8日,在莫言的家乡山东,首届中国日照作家基地作家论坛召开,论坛主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与会者纷纷表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当代文学家走向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信心,治好了当代中国作家多年的“诺奖抑郁症”。

  莫言在瑞典所做的获奖致辞,让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白烨印象深刻,“他讲了童年的记忆、对饥饿刻骨铭心的印象,以及他的母亲,其平民意识和乡土写作的姿态表达得非常充分。作家必须有一个精神故乡为基地,以此放飞自己的想象,就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白烨认为,莫言获奖可能会成为中国当代作家被世界文学界关注的契机,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家将会走向世界舞台。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德发则认为莫言的获奖引发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百年来都对外国文化亦步亦趋,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但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一种新迹象:文化保守主义再抬头。当下,思想和文化界都在呼吁文化自信,我认为这份自信就来自传统文化。”赵德发说,“保守不意味着文学退步,以莫言为例,他一面呈现冲锋之态,与西方文学拥抱,但也有大踏步回到传统的时候,如《檀香刑》表现了传统酷刑文化,《生死疲劳》用章回体形式展现,正是这些特点,引起了西方文化界的注意。借用唐朝布袋和尚诗中的话:原来退步是向前。”但他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不能全盘继承,需要进行一番改造。

  同日,中国日照作家基地在山东日照揭牌,基地秘书长、军旅作家王筠介绍,创办作家基地的目的就是要为作家们提供优质的创作港湾,他认为,就如同莫言小说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脚下的土壤。白烨表示,山东是文化圣地,也是文学福地,诞生出莫言、张炜等一批优秀的作家并不是偶然,因此,在这里建立基地很有意义。白烨曾三次造访东莞作家村,“这意味着将来中国作家的组织形式和文学活动的存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民间化,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