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文化产业“数据话语权”

时间:2013年01月08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胡惠林

  核心提示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文化产业指标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的科学性,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并为合理制定宏观政策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没有尺度,产业发展会失去科学性

  马克思说,动物只知道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生产,而人则能够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这是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对于尺度的建立、掌握与运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准。同理,尺度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准。建立尺度就是建立标准,建立尺度就是建立规范,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尺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没有尺度,社会发展就是无序的。

  文化产业发展也是如此。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深刻的文明转型和文化大变动时期。追求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富目标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依赖文化资源优势,渴望把资源优势转变成文化产业优势。通过文化产业发展转变资源消耗性和环境污染性的发展方式,这没有错。但是文化产业发展也有一个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以消耗文化资源和制造文化污染为代价,而是应该以文化资源积累和文化空气的含氧量为价值取向。这就需要建立标准,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并且以这个体系建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这应当是“生态文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中国指数。没有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文明指数”,就无法实现“五位一体”中的文化强国目标。国际社会已经建立了许多这样的发展指数,通过编制发展指数推进国家治理的“善治化”,正在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编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实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善治”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善治”,不仅可以为国家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参与国际文化战略竞争,抢占文化战略制高点和建立话语权奠定基础。

  指数的背后是标准。谁控制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借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的编制和建立来引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路径和政策选择,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水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需求。

数据和标准是一种“话语权”

  数据和指标正在成为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战略博弈的战场和工具。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数据和指标都被欧美大国及其国家集团控制,由此而发布的各种统计数据、评级指标,已经成为国家间争夺发展空间和全球战略资源的最主要手段。汇率指标、碳排放指标、信用评级指标等,甚至农产品单产数据指标,已经不是一般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和决定了某个行业发展的生死存亡。

  经济上如此,文化上也是如此。由于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数据体系、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发布体系,从而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整体上处在一个“数据话语权”的缺失时期。“数据话语权”的缺失不仅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盲目性,而且也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在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方向选择上,处在严重的易受人误导的非安全状况之中。统计数据的缺失、统计口径的不一、统计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片面的政绩考核指标,不仅严重地扭曲了我国文化产业数据统计,而且还由于这种严重扭曲了的数据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决策依据,因而使之成为构成我国文化产业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动因,也是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规划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中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一个没有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地方,或者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不全的地方,会有文化竞争力吗?我们常常很在乎自己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序列中的排行位置,更在乎我们在世界文化竞争力中所处的位置。那么,我们为什么又不重视对自己文化产业发展数据的及时统计和公布呢?

 发展指数是文化治理的重要组成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国家文化治理时代。建设文化强国伟大目标的提出,是这一伟大时代开始的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全面变革和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提出来的,是为克服和解决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过程中遭遇到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决策是为一系列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提出来的,是为克服与解决国家危机提出来的,建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国家文化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不提文化产业到肯定文化产业,再到大力发展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演变过程。这不仅是国家对文化产业态度与认识及其政策的一般性演变,而且是国家治理观和国家文化治理观的一次深刻变革。

  不提文化产业是着眼于国家文化安全的需求意志,提出发展文化产业还是着眼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需求,但是,问题的性质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国家文化安全的环境和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全球市场一体化,不仅改变了全球物质商品生产与流通的生态格局,而且也改变了全球文化商品生产与流通的生态格局。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文化生产手段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使得原有的封闭式的文化商品生产、流通与消费不再可能,文化生产与传播手段的变革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完成的革命。在全球迅速成长为国际文化战略和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文化产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深刻的全球化的文化治理革命。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量的财富增值的时候,也造成了资源和环境持续恶化的全球危机。可持续发展命题的提出具有普遍意义,凸显了人类社会普遍的关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寻求人类社会新的文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文化产业被认为是最能体现这一价值追求的实现方式。于是,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和全球化治理的层面上,成为克服和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治理工具和治理手段,英国提出发展并实施“创意产业战略”、新加坡提出“文艺复兴新加坡战略”、日本和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欧盟发布“欧盟文化战略”等等。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理应成为这一文化治理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数据”支撑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是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研究范畴。然而,包括数据的收集、指标的建立、分析框架的选择等在内的研究极其困难。“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的建立和发布仅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深入探析的开始,无论是支撑指数的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是指标体系测评方法的流程,均有许多尚待改进和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这一概念和范畴的学理性研究,严格意义上说还只是完成了一个命题的提出,要想完整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深入的研究工作需要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界去共同完成。

  世界正在步入“大数据”时代。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大数据”是影响未来战略发展的话语形式。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成为未来发展的规则制定者和规则改变者。希望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界和中国文化产业统计部门一道,为共同建立中国文化产业“数据话语权”而奋斗。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