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春片要勇于走市场

时间:2013年02月05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高山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主流电影市场的观众平均年龄不到23岁,85后、90后人群已构成当前电影院的观影主体。但尽管产业高速发展、影片数量丰富,真正符合这个年龄段观众心理需求、为他们量身打造的青春片并不多见。

  全世界范围内,青春片都是一个重要的电影类型,通常以还没走出校园、徘徊在十八岁边缘的青年为主要人物,表现他们成长中的热情与梦想、苦恼与困惑、叛逆与迷惘。但在我国,青春片却是一个稍嫌暧昧的称谓。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红衣少女》、《花季雨季》、《自行车》等各具特色的佳作,可长期以来形成的按照题材分类的思维惯性,时常冲淡青春片这一类型所固有的独特内涵,鲜有从类型角度深入分析它的特质与规律,研究其与市场对接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心态到创作理念都存在某些隔阂与错位,使得国产青春片缺席大银幕久矣。

  类型意识淡薄和类型素养欠缺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创作者更多地从创作主体出发,对观众的重视不足,一定程度上遮蔽掉电影的艺术内涵和娱乐特性,青春片时常成为教育片的变种。成长的烦恼总被长辈的关爱掩盖,青春的苦涩和痛楚少有触碰,灰色地带只能有意回避……懵懂的爱情、友谊的失落或背叛、对父辈的质疑和叛逆,这些青春片的重要议题,若置于教育题材的范畴之下,都有可能遭遇规劝或摒除,以至“优帮差”故事至今仍在电影中反复上演,此类所谓“青春片”自然令青年观众心生抵触。

  青春片要走市场,必须摒弃说教意味,尝试从青年人的角度出发,经过剧中人成长的磨难和蜕变,使其自发地找到人生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广泛吸纳类型电影元素,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和独特性,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谋得一席之地。

  众所周知,类型片是基于电影工业体系的一种影片分类方法,其要义在于建立影片和观众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在变与不变之间,一方面满足观众保守型的心理满足,另一方面获得求新求变的内心体验。某种程度上,青春片并不像其他某些类型片一样能够建立非常稳固的类型规范,它面目驳杂,与爱情片、喜剧等类型时有交集,在情感基调方面,能够上演催人奋进的青春励志篇,也不乏令人怅然惋惜的“残酷”青春故事。但正是由于青春的摇曳多姿,才能够演绎出青春片的百般况味。比如2011年的一部台湾青春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其独特之处在于一种“浑不吝”的戏谑笔法包裹一段纯情故事,在真诚的微笑中翘起不羁的嘴角,对了“不走寻常路”的观众胃口。这部影片不仅在港台地区接连创下票房纪录,引进大陆后也获得了7000余万的优异票房。

  《全城高考》选择在学生放寒假的时机上映,无疑将成为国产青春片转变思路、开拓市场的一次有益尝试。影片与以往不同的是,四位主人公并没有优生和差生的鲜明归属,只有各自对理想的预设和选择。尤其可以称道的是,在这部直接将“高考”嵌入片名的电影中,并未理所应当地将“高考”诠释为成才的唯一通道,而是别具匠心地设置了学生和老师相互较量、相互感化的结构线索,对于追求平等对话、讲求个性张扬的新时代观众来说,这种人物关系显然更易令他们兴奋。期待这部国产青春片不仅能够走向市场,而且能够征服观众。在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的国产电影格局中,涂抹上属于青春片的别样色彩。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