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一声”谁之过?

时间:2013年03月1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董大汗

 是因为把本应该一对一教学的声乐课改成集体课、老师教学习惯长期不变,或学生偏爱模仿?还是因为新创作品风格单调、歌唱演员自身存在惰性,或社会公众某种程度的“绑架”?全国人大代表殷秀梅、廖昌永、王莉热议——

  专业音乐学院和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历来被视作培养专业声乐人才的摇篮,事实也是如此,纵观如今活跃在歌唱舞台上的明星大腕,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着学院派的背景。然而近年来在各种音乐赛事和演出活动中出现的歌唱演员缺乏个性和特色即“千人一声”的现象,一度令公众对专业院校的声乐人才培养方式产生了诸多质疑。“千人一声”问题究竟谁之过?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今年两会上几位来自声乐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听听他们对此有着什么样的看法。

  “‘千人一声’这一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表示,首先从院校方面来说,由于这些年不断地扩招,学生越来越多,可是学校的师资、硬件等没能跟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不够精细的问题,比如说有些院校把本应该一对一教学的声乐课改成集体课,这样一来,几年大学上下来,学生既不能在技巧上获得较大提高,更别提在演唱上有什么特色了。其次是老师的教学习惯,每个声乐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是经过自己不断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所以慢慢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或许这种经过长期积累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有时候对于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的学生来说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而从学生角度来说,即便老师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式,可是学生个人就偏爱模仿,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总是会把心目中的歌唱家当作其学习的标本,模仿的时间长了,自己也就陷入了别人的阴影之中。

  殷秀梅指出,“千人一声”的问题与现在很多作品风格比较单调紧密相关,这些年新创的声乐作品中不论是男声作品还是女声作品,很多在旋律、风格上听起来都差不多,所以歌唱演员唱出来的效果自然也就很难拉开距离。全国人大代表、空政文工团青年歌唱演员王莉表示,对于刚出道的歌唱演员来说,多唱一些新作品是积累个人演唱风格或特色的上好途径,可是这又很难,因为现在连一些明星大腕都很难拿到好的新创作品,更别提这些刚出道的了,所以优秀原创声乐作品的缺乏亦是制约歌唱演员风格多样化的一个现实瓶颈。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认为,“千人一声”问题虽然与有些歌唱演员的自身惰性有关,但有时候也是被社会、被公众所“绑架”的。比如说一首新歌某个歌手第一次演唱后,公众心中的第一印象出来了,于是当别的歌手再演唱这首歌曲时,公众就会质疑怎么没原唱的那个味道。他自己也接到过很多类似的反馈,说这是别人唱的歌你干嘛要唱。其实作曲家创作一部作品一定不希望只属于某一个歌手,而是更愿意听到有更多人能够演唱。再加上,因为每个歌手的生活习惯、嗓音条件、经历和学识都不一样,所以表现出来的一定不一样,但是很多观众不习惯。廖昌永说,既然公众不要“千人一声”,可为什么又要质疑歌手和别人不一样呢?所以他认为,把“千人一声”的问题简单地归结到学院身上,这是有失公平的。

  在王莉看来,如果把形成一个优秀歌唱演员的过程比喻成盖一座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学校在这中间发挥的作用就是打好基础。而且对于美声和民族声乐专业来说,专业院校的学习经历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在学校里形成了具备扎实演唱技巧的共性后,才有可能形成个性,这个任务就要靠歌唱演员自己在长时间的摸爬滚打中去完成了。廖昌永对此也颇有同感。他认为,公众把“千人一声”的问题完全归结于院校其实是一种偏见。学院只是培养艺术家的最初阶段,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歌唱习惯,在学院里讲的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至于说将来要成一个好的音乐家,还得等到毕业以后,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然后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殷秀梅表示,鉴于形成“千人一声”问题有多种因素,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也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歌唱演员在演唱中要有自我,拿到一个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然后用心用情去演绎。听郭兰英、王玉珍、于淑珍等老一辈的歌唱家的演唱为什么都不一样,关键就在于他们的演唱都很有自我;其次学校要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老师则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声乐人才。王莉说,“千人一声”问题出现与学校的教育和歌唱演员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不无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思想不能还停留在旧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中,此外学校还要适当控制招生人数,如果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就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以保证教学质量。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