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如何迎接“拐点”?

时间:2013年04月05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温源

随着本轮改革接近尾声,文化产业的“政策红利期”行将结束,如何将“输血机制”转换为“造血功能”,真正以制度创新推动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梳理脉络,文化产业到底走过了什么?又将何去何从?

  如果将2000年10月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政策性建议看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元年”的话,2011年就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向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文化产业走过了什么?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将何去何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文化蓝皮书》)梳理了文化产业的脉络,打开了问号。

增速放缓 “拐点”来临

  蓝皮书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实质性的拐点。

  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同比增长21.96%,尽管领先同期GDP的现价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根据测算,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600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为18%左右。蓝皮书预测,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产业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以及产业内部政策效应衰减的影响,增速会在2011年的基础上继续减缓。(截至发稿时,国家统计局2012年相关数据尚未出炉,故上文关于2012年的数据均为预测。)

  “文化产业发展增速减缓应该被看作回归常态。伴随改革出台的种种优惠政策,在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政策效应已经接近尾声,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10年‘热运行’后,已经到了‘拐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蓝皮书》主编张晓明如是解读“拐点”。

“短缺”与“过剩”并存

  伴随“拐点”同时到来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的四个重大变化。

  首先,文化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向“短缺”与“过剩”并存,将迎来大规模洗牌和兼并重组浪潮。张晓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改革引发的体制性释放和政策性推动作用之下,大量公共的和私人的资金投入文化领域,文化产业的产能快速提升,大量文化产品被企事业单位快速生产出来;由于移动互联网和宽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文化消费者也参加到内容生产中来,供给短缺的局面已经极大缓解,进入了“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新时期。

  其次,文化产业已经从“分业发展”走向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内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发展,将越来越为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取代,甚至为文化经济普遍融合发展所取代。随着“事转企”改革的完成,国有文化企业与主管部门逐步脱钩,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将在文化市场推动大规模的混业经营和跨界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将是文化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高峰期。“可以说,经过前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高峰期已过,发展的动力将从投资转向消费,发展方式将从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大规模洗牌和兼并重组不可避免。”张晓明分析指出。

  再者,文化产业将从区域性竞争发展走向统一市场条件下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本位的发展模式将为国家层面、由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主导的发展模式所取代。在这一背景下,区域特色发展、错位竞争发展将会成为主流。与此同时,文化管理体制将从行政性的“行业分层管理”走向面向市场的综合性大部制管理,部门合并已成必然,从而解决文化行政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问题。

  “没有管理体系上的根本性改变,产业发展难有空间。看看那些地方政府千篇一律的‘文化产业规划’,以及那些挂着来自各部委的‘集聚区’、‘示范区’、‘实验区’牌子,却缺少真正具有原创能力的企业动漫园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张晓明表示。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