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古建为何流向海外 我们又该如何保护

时间:2013年04月12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成龙将收藏古建筑捐给新加坡引争议

徽派古建为何流向海外

核心阅读

4月4日,成龙连发4条微博,声称要将自己20年前购藏的4栋安徽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微博一出,顿时引发争议。这4栋古建,是将在异国他乡安家还是回归故里,目前尚不明朗。但让人萦怀的是,数十年来徽派古建筑为何不断流失,我们又该如何保护。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一句诗,让人对粉墙黛瓦的古徽州浮想联翩。徽派古建筑凭着独特的风格享誉中外,然而,现实中它们正面临流失的风险。

  4月4日,成龙连发4条微博,称“二十年前经人介绍,我在国内买了十间安徽的古建筑……包括厅堂、戏台、凉亭的徽派木建筑,便一直躺在仓库里成为白蚁的食粮。”

  成龙在微博中表示,“十年前,我想把这些老房子捐给香港政府,作为展示用途,但和特区政府谈怎样拨地,几年都没有谈出一个结果。两年前我跟一个新加坡朋友谈起这件事,他马上请我跟一位新加坡官员见面,那位官员马上为我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找到一块地……”

  成龙这4条微博引来网友争论:支持一方赞同成龙做法,认为只要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保存于哪儿并不重要;反对一方则认为,徽派古建筑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成龙不该任意向外国进行捐赠,主张让文物回到故地。

  4月9日下午,成龙再次通过微博表示,他本人不会做犯法的事,更不会做对不起民族的事。

所捐古建去处追踪

这4栋古建于2010年已运抵新加坡;香港政府表示,拒绝重建因成龙捐赠带多个附加条件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11日晚向本报证实,成龙曾先后两次就部分古木收藏的捐赠构思与特区政府作接触和交换意见。

  但该政府发言人表示,成龙所谓的“捐赠古木”带有附加条件,包括要求政府拨出成龙属意的土地重建古建;政府负责重建及所需经费;在建筑中设置成龙展览馆和私人办公室;以及政府负责日后古建筑的管理和维修。

  根据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专家的评估,成龙的古木是从徽州原址拆卸的古建筑构件,再运往香港。拆迁和重建古建筑,尤其重建并不在原址,会使古建筑脱离原有的历史和人文环境。此外,特区政府认为拨出政府土地及动用公帑,兴建成龙展览馆和私人办公室并不合适。因此,经详细考虑后,没有接纳有关建议。

  4月11日,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负责媒体联系的黛博拉·郭女士告诉本报记者,成龙2009年向该校捐赠了四栋明清古建筑,包括两栋古代民宅、一个戏台和一个凉亭。这些古建筑于2010年运抵新加坡并被珍藏起来,准备复建在该校东海岸校园内,该校区预计将于2014年完工。最近成龙来该校看了复建规划。“我们将计划分享给成龙,他看了以后很满意。”郭女士介绍,因为这一工程还在起步阶段,将在古建筑复原后再发布具体情况。

  4月11日晚,成龙助理邓先生回应,目前另外6栋还在香港。“它们都得到很好保管,比如请了专家防蛀。”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年5月31日报道,新科大建筑与可持续设计助理教授杨茳善说,这4栋古建筑处在落架状态,它们被储存起来,会在新校舍设计好后,融合在校园设计中。至于保养方面,只要和所有古建筑那样,定时进行维修保养,例如防白蚁、防潮湿等都不成问题。

  面对成龙的捐助意愿,黄山市政府4月8日表示,如果成龙愿意将徽州古建筑捐献回家,黄山市方面愿意提供最好的地块、技术最精湛的工匠和相关经费予以支持。

  黄山市文化局局长胡荣荪表示,目前黄山市正在想办法与成龙本人取得联系,希望能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其回归本土,“能让这些古建筑及构件留在徽州做研究展示是最好的。”

  4月10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表示,“我们关注到此事,也希望积极促成(回归),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范例。但是范例有一个前提,就是各级政府,包括当地群众对世代生产、生活和居住的古代民居所持的态度。”董保华说,有关部门对古建回归应给予支持、嘉奖和引导。

  董保华表示,希望成龙先生能够不辜负众人的希望。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