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国民自认读书少

时间:2013年04月19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超半数国民自认读书少

  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

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据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18日在京公布结果。 

  纸质图书阅读率七连增,《全民阅读条例》正在拟定

  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18—70周岁,下同)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1.3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国民报纸阅读率为58.2%,比2011年的63.1%下降了4.9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5.2%,比2011年的41.3%上升了3.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个百分点。另外,纸质图书的阅读率连续7年保持稳步提升的态势。  

  【解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认为,图书阅读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对文化的追求产生了变化,比如江苏的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图书消费也位居前列。

  郝振省透露,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在起草《全民阅读条例》,已通过国务院法制办的同意。

  对于报纸阅读率的下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员、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成员徐升国认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从传统的报纸转移到了网络,数字阅读满足的是碎片化阅读,主要冲击的就是传统报纸。

  付费下载阅读接纳度降低,纸质图书阅读量仍处较低水平

  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77.20期(份)和6.56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与2011年相比,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下降,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上升。

  电子书的阅读量增幅较为明显,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比2011年的1.42本增长了0.93本,增幅达65.5%。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0.1%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这一比例比2011年的41.8%下降了1.7个百分点。  

  【解读】

  纸质图书阅读量仅比2011年增长不到0.04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与我国每年近40万种的出书品种相比,我国的国民图书阅读量显得格外低。

  郝振省认为,造成出书与读书二者之间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市场节奏和阅读节奏不吻合。出版社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提升影响力,必须多出新书,由于出版节奏很快,对于阅读需求的匹配也就显得较为粗糙了。

  不到两成国民满意个人阅读情况,近七成希望举办阅读活动

  超五成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接近七成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这一比例比2011年增长了6.6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国民对个人阅读量评价中,只有1.3%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多,7.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比较多,有38.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53.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

  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19.1%的国民表示满意,比2011年的21.2%有所降低;有22.8%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2011年的20.9%有所上升;另有58.1%的国民表示一般,这一比例与2011年(57.9%)基本持平。

  我国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2012年有69.2%的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比2011年的62.6%增长了6.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5.6%,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高达73.2%。  

  【解读】

  在阅读方面,国民的认知与行动之间好像始终存在一道无形的鸿沟,数据表明,超半数国民在认识到自己阅读量不够的同时却没有把阅读付诸实践。这说明,阅读仍然不是习惯。国外有调查显示,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必须在12岁之前养成,否则阅读的大门就对他永久关闭了。显然,我国的大部分国民缺乏开展阅读的决心和习惯。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阅读活动会受到欢迎——只有在某个契机的刺激下,大家才会去读书。

  过去几年,我国读者最喜爱的十大作家排名中很少出现莫言的名字,但2012年莫言荣登榜首。徐升国表示,阅读受环境和舆论的影响很大。舆论能够营造阅读氛围,对阅读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推动具有独特的作用。“这也让我们思考,怎样利用契机吸引更多人阅读。”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