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走过30年:坚守专业与权威

时间:2013年04月19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丽萍

创新赛制 坚守文化品位

  从开始不分唱法、没有原创、事先录制、只比唱歌、尚属小众的赛事,发展到今天有三种唱法、鼓励原创、现场直播、兼有艺术素质考核、备受大众瞩目的比赛,30年来,青歌赛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程。青歌赛引导着人们感知与品味美声的奥妙、民歌的悦耳、流行的时尚,成为秉持健康创作理念和坚持在创新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的成功范例。

  1984年,青歌赛的诞生成为亿万观众注目的荧屏焦点。它将声乐比赛的模式引入电视荧屏并注入各种电视审美的元素,成功地嫁接为一种兼具专业性、权威性、欣赏性、趣味性、贴近性和互动性的独特电视艺术种类。它不断地推陈创新,一次次让赛场绚丽多彩、新意迭出,吸引着众多电视观众,也让年轻参赛歌手们一次次刷新着自己艺术追求的标尺。

  1986年,第二届青歌赛将唱法大体归纳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制订了初步的游戏规则。

  1998年,第八届青歌赛增加了选手“综合素质考核”的规定,“考核”提高了歌手的文化素养,增强了节目的文化内涵,并提高了节目的吸引力和可看性。

  ……

  2013年第15届青歌赛有五大创新,十余项改革。大幅调整的比赛项目构成,规定曲目中627首曲目的整理,20场快问快答5000多道知识点全面覆盖的选题以及网络、自媒体等新型推广方式的介入,让比赛更接“地气”和“市场”,并将观赏性的表演转化为悬念迭出的激烈竞赛,为已届而立之年的青歌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青歌赛成为集专业性、权威性、公正性、益智性于一体的,具有高收视率、高影响力的央视品牌节目。

高雅专业 推出乐坛“恒星”

  有人把青歌赛称为音乐“梦工厂”,其“造星”能力显而易见。30年来,青歌赛为中国歌坛输送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众多获奖者成为中国顶尖的歌唱家。彭丽媛、宋祖英、毛阿敏、阎维文、韦唯、蔡国庆、谭晶……青歌赛造就的艺术人才可谓繁若星辰。与普通娱乐选秀节目推出显赫一时的“流星”相比,青歌赛在高端性和高雅程度上鹤立鸡群,含金量极高,推出的是乐坛“恒星”。

  一些优秀的歌曲,如《中国的土地》、《十五的月亮》、《长江之歌》、《思念》、《我们是黄河泰山》、《祖国慈祥的母亲》、《黄土高坡》等,都是通过青歌赛这一平台唱遍全国的。青歌赛——第一个国家级电视声乐权威赛事,在推出大量明星的同时,也通过赛事的广泛传播,引领着我国音乐的创作和发展风潮。

  经由青歌赛成名、并当上青歌赛评委的蔡国庆说:“青歌赛的艺术水准,以及它对中国歌坛的引导作用始终未变。大赛一直在坚守音乐的本质,代表着中国歌坛的主流。相对那些娱乐化、市场化、商业性质的选秀,通过青歌赛,仍然可以感受到艺术的严肃和高雅。虽然现在很多获奖歌手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夜成名,但青歌赛仍是歌手成功的最好平台。”

  盘点国内声乐比赛,青歌赛无疑规格最高。最难得的是,青歌赛一直坚持培养歌手和观众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不媚俗、不一味地迎合市场。这与时下渐渐偏离了艺术轨道、急功近利地造星的选秀活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也是青歌赛不可取代的原因之一。

公正权威 坚持正确导向

  因是国家顶级音乐赛事,加之是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青歌赛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得到了一致肯定。

  于是,我们看到在青歌赛这样一个时空聚合点上,健康的价值导向具象在赛制的不断修正与严谨科学的赛项设置之中,民族审美精神取向融合在规定经典曲目范围、提倡原创以及题材的筛选之中,文化素养的引导与人文关怀的彰显则体现在专家评语及主持人的串联词之中。青歌赛自觉摒弃跟风“选秀”和“泛娱乐化”等荧屏风潮,力求搭建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相沟通的桥梁,努力开启国际声乐文化与民族声乐文化相借鉴的视野,主动强化传统文化资源与时代民族精神相融通的理念,提供了一个主流媒体主动担当大众文化引导责任、积极建构文化时代风尚的范本,给电视荧屏带来健康清新的文化气息。

  青歌赛在内容选择与环节取舍等方面积极探求大众文化载体与高雅声乐艺术的结合点,多方设计权威专家的理性姿态与贴近大众情感的荧屏表演之间的契合点,及时捕捉专家评委的个性表达与场外观众互动交流的鲜活场景,牵手多方音乐界权威合作互动,努力选准自我突破的关键点,自觉坚守主流文化价值观,坚决抵制灰色价值观和出位低俗倾向,不仅彰显了国家级电视媒体的伦理自觉和文化自觉,也为中国电视艺术画廊不断增添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