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尔罕》:民族题材剧的美丽篇章

时间:2013年05月24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韩 寒

  《阿娜尔罕》细腻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繁复的窗棱、旋转的舞裙……在许多人心中,少数民族文化由此变得具象而贴近。

  二十二集电视剧《阿娜尔罕》近期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维吾尔族少女阿娜尔罕的故事,虽已有经典电影版本珠玉在前,但电视剧版本也毫不逊色,忠贞感人的爱情、特色鲜明的风光、跌宕起伏的剧情令人着迷。

  上世纪50年代初,虽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但《阿娜尔罕》故事的发生地——南疆农村仍是一潭死水。在剧中,代表旧世界的是大地主乌斯曼,他可以任意鞭笞下人,可以凌虐毒打不顺己意的同村女子,可以谋杀乡民造成自杀的假象……而不屈服于乌斯曼淫威的阿娜尔罕,为了爱人勇于和旧势力作斗争。在维语里,“阿娜尔罕”是“石榴花儿”的意思。外表柔弱的阿娜尔罕,像极了鲁迅散文诗里不断提及的“极细小的粉红花”,“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着梦”,她柔韧坚贞,内心充满力量。

  彼时的南疆乡村,推翻旧制度的渴望与建立新世界的憧憬,形成一股合力,洗涤着朽旧的大地。王蒙在记录边疆岁月的《这边风景》中自序:“在那过往的岁月里……黑洞当中亮起一盏光影错落的奇灯。”阿娜尔罕就是这样一盏“奇灯”,她以勇敢、忠贞展示着那个时代最为重要的精神和气质——破旧立新。

  在剧中,随着解放军的到来,多数人遭受压迫的命运终于被改写。除了政治意义上的解放之外,阿娜尔罕在爱情上也完成了一场解放。她不屈服于乌斯曼的淫威,没有受制于权贵伊明专员,拒绝了富裕且同样钟情自己的商人热合曼,坚定选择了自己钟爱的“穷小子”库尔班——唯爱至上,这也是女性自身的解放。

  与许多影视题材大团圆的结局不同,《阿娜尔罕》艺术审美上的特别之处在于,历经磨难、即将迎来曙光的一对爱人未能如愿,库尔班击毙反动派后自己也中弹,死在了爱人的怀里。这样的结局,让这部民族题材影视剧达到了“悲剧美”的美学标准。

  《阿娜尔罕》将一个民族即将迎来崭新命运的宏大题材,通过一个少女凄婉而动人的故事展示出来,写下了民族题材影视创作的美丽篇章。同时,《阿娜尔罕》向不太熟悉边疆生活的观众,细腻地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繁复的窗棱、旋转的舞裙……在许多人心中,少数民族文化由此变得具象而贴近。


(编辑:孙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