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神庙“刻字”事件,别让讨伐超越了教育本身

时间:2013年05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赵文君)由于在埃及3000多年的卢克索神庙划上“丁XX到此一游”的留言并被微博曝光,“丁XX”——这名南京15岁初中生的名字浮出水面,迅速成为普天下网民的众矢之的。

  此事被曝光后,“丁XX”的父母曾主动联系媒体,“我们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他们表示,此事是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孩子也意识到了错误,哭了一整夜没有睡觉,恳请大家原谅。然而,“致歉”并没有取得网民的谅解,事态还在继续发展,“丁XX”曾就读的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的官网被黑,越来越多的媒体摆出一副“人人喊打”的架势,各种口诛笔伐甚至是暴力语言向“丁XX”砸来。

  此事让人想起今年2月故宫铜缸被刻字之痛,当时网友气愤地谴责“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也曾有网友扬言要“人肉”此人。当风波终归平息之后,除了留下语言暴力、网络暴力后,并没能推动文物保护相关法规的进展。

  互联网社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丁XX”事件背后能追索到一连串的不文明丑态:“敦煌石窟现‘书法’涂鸦”“台湾野柳地质公园被刻下‘常州赵根大’”“伦敦圣保罗大教堂被涂鸦‘国安是冠军’”,种种丑态,让人不敢回看,不忍回看。

  此次的事件,人们的谴责比对以往任何一次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的责骂都来得更猛烈,似乎大家要把以前的种种旧账一并解决,一口气出掉。

  然而,我们想问的是,对于当事人“丁XX”,有没有人把他当成一个孩子,像一个亲切而平和的老师,追问他当时的心态和动机,给他讲讲世界文化和中华5千年文明?在“丁XX”母校官网被黑时,有没有教育部门站出来,教育孩子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同时也告诫社会,以暴制暴也该受到惩罚?甚至在“丁XX”一夜未眠后,有没有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站出来,安抚他不知所措的惶恐心情,毕竟,他至今也只是个15岁的孩子,舆论压力对他未来的成长影响不可小觑,焉知不会成为今后他变得冷漠、孤独的背景?

  事情似乎还在继续,但我们是否应开始反思:舆论的讨伐,是否已经超越了“刻字”本身?网民的痛斥之外,是否也隐藏着那么一点点的幸灾乐祸,还有多少曾经“刻过字”的人正在独善其身?如此事件、如此过程,喊着文明的口号做暴风雨式的讨伐行动,难道就能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