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纪录片“炫技”请勿割伤公众知识

时间:2013年06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关戈

  6月15日,纪录片《京剧》修改版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重播。自6月3日在央视一套播出以来,该片因出现一些纰漏及过分“文艺腔”,遭到专家批评和众多网友吐槽。此次重播,该片已对错误进行修改,其导演表示接受批评并指出,不准备改变“从文人边缘化的角度去诠释”的整体风格。

  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诚恳、圆满,有胸怀又有立场。尤其是该片修改时还请了专家把关,有切有磋,如琢如磨。对于创作来说,这自然是好事。退一步想,自徽班进京至今,京剧流派纷呈,经历近现代的社会动荡,头绪多,体系纷繁庞杂,疏漏确非专门家不能全面把控;至于搭上政治历史去展开“大叙事”,似乎也有一种情感的空间,采取何种立场去诠释,并非不可。但该片明显踩线了,跨过“纪录”的底线去做过多的情怀表述,它就与人文科普越走越远,不仅不能普及知识、启迪文化,反而可能引观众先入为主、驾谬腾空,让片中的京剧成为闷骚型文艺影像。

  在纪录片《京剧》中,不乏“光荣与梦想,得意与失落,灿烂与辉煌……”之类的抒情解说,画面背景一会儿长城上、一会儿戏院里,蒙太奇得真是“戏梦人生”。更重要的是,它流连于京剧知识介绍的段落可谓少,漏失也多,却把专注点落到梅兰芳唱一出戏能赚多少大洋之类的八卦上。倘若这样的“吃偏”尚能算是一个个性化的风格表述,我想,至少它在纪录片上运用是不合宜的。纪录片的本义,最核心的就是客观记录和阐述史实。像京剧这样属于多数人的文化存在,个性视角可以有,却不应成为遮蔽其整体面貌的管窥或臆想。简言之,京剧不是你自己的,人们了解京剧不是看炫技。

  随着家庭DV、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普及运用,如今纪录片的拍摄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个性化拍摄虽仍未成为主流,却对传统纪录片观念造成较大冲击。事实上,像《英与白》《幼儿园》《老头》等纪录片,也因其个性特征取得成功。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关注点往往是当下的一组关系、一个群体、一个生活的横截面,它们尚未像京剧那样沉淀集结为一种公众知识体系。也正因如此,个性视角贴近了对象,也不会对公众知识体系造成典型伤害。反观纪录片《京剧》,其情怀可谓悲悯,却未见贴近,或即因京剧已沉积厚载,难从个性视角以纪实名义戏狎之;其遭质疑,也可见人们对公众知识体系的珍视苦心。

  纪录片是一把刀,寒光凛凛,但其本分不是展示它的刀锋,而是给行走在锋刃上的人一种事实的逼近感或切痛感。你可以去炫技、耍酷甚至跳探戈,但迷失在炫丽的刀光中是危险的。因为不仅你会被割伤,公众知识体系也会被割伤。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