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短篇小说为何成为网络文学的“瘸腿”

时间:2013年11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我的小说最长的一篇是22万字,收入方面,穿越题材的一个月两三千元,职场题材的一个月只有两三百元,在网络文学里应该算比较低的了。 ”

  “以网络写作为生的话,一天要更新6000字,我三五天才更新3000字,我的小说都是二三十万字的,有人问我创作收入是多少,给了我四个选项,我发现我连最低的那一档都不够。 ”

  红袖添香小说网签约作家宋丽晅、唐欣恬,尽管已经是颇受读者欢迎的网络作家,她们在谈到创作收入时仍略显尴尬。

  “在网络文学中,二三十万字以下的作品算短篇小说。 ”据红袖添香总编辑毕建伟介绍,他今年年初策划了一个网络文学短篇小说的栏目,准备以按月付费的方式运营,但由于“不赚钱,还得每月往里砸钱” ,只运行了两个月就停止了。

  目前,大多数网络文学创作平台实行的是每千字2分钱的付费阅读模式,网络作家的线上收入主要来自读者订阅,这决定了大量的文字和大量的订阅,是创作者收益的保证,这样一来,二三十万字的网络短篇小说,其劣势就不言而喻了。再加上读屏时代,阅读网络小说主要出于消磨时间的需要,很多读者在选择时,不足百万字的作品会直接Pass。收入不高,读者不多,令众多创作者对短篇小说“不感冒” 。

  那么,谁还在创作短篇?

  据记者观察,有一大部分是女性创作者。由于女性作品大多关注主人公情感,时空设定一般较为封闭,以后宫、家族、校园、职场为主,对女性内心的描摹也倾向于细腻、微观;而男性作品多关注主人公的成长,无论以武侠、玄幻还是盗墓为背景,都在时间和空间上拥有较为开放的视野。由此观之,网络文学的短篇和长篇不仅是字数上的区别,还是创作方向、创作心理的不同导致的。

  另据塔读文学副总编辑谢思鹏介绍,现在写网络小说的不仅仅是80后、 90后,一些60后、 70后文学爱好者,以前进行业余文学创作,却没有发表的平台,网络文学兴起后,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投放到网络上发表,也成为网络文学的一种形式。但这部分创作者的创作技巧、表达方式都是从传统文学中汲取的,他们的创作更接近于传统文学,故而这部分作品也只能以网络短篇小说的形式存在。

  “由于网络文学是商业运作,创作者首先要生存,要顾及自身利益,这导致短篇小说创作的下滑。因为这部分小说如果不做影视改编,又没有出版实体书的话,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经济效益。 ”谢思鹏说。今年7月,塔读文学举办比赛,遴选出了一些20万字的优秀短篇,并向其作者购买了版权。谢思鹏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短篇小说创作者有发挥的平台。

  毕建伟和谢思鹏都意识到,网络短篇小说在文体上是最接近于传统长篇小说的形式,在文字和架构上,短篇比百万字的作品质量更高、更具有文学性;这类小说还经常是良好的脚本,可以给影视改编提供丰富的桥段和素材。他们认为,未来网络短篇小说应该以网络文学精品为自身定位,向线下发展,投放影视改编和实体书出版是其出路。

  网络文学的商业运作,令很多网络文学创作者拥有了物质的回报和稳定的生活,他们可以投身创作更好的作品,也令网络文学产生了很多自我重复和群体重复的作品。“文学是慢产业,你要求它快速发展,就会产生很大副作用。 ”毕建伟认为,目前网络文学创作重复多,创新少,资本推不动,平台翘不动,网络短篇小说在这种环境中被遗落,成了网络文学的“瘸腿” 。

  “促进一部分以前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人开始阅读,是网络文学的一大功能。 ”谢思鹏认为,今天的很多青少年是看日本漫画、韩国偶像剧成长起来的,他们已经很少阅读名著,但他们阅读网络文学,至少比打游戏更能获得知识和增长见识。阅读习惯是逐渐培养起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可能会去阅读更严肃、更有文学性的作品。在阅读审美的引导方面,网络短篇小说其实是大有可为的。(记者 怡梦)

  [原标题:网络文学,为何“短篇”成“瘸腿”]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