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良文化趋向 闭门造车何以大行其道

时间:2013年07月04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贺绍俊

开栏的话

  风起于青萍之末,却驰骋于天地之间,世间万物,无不受其吹拂。文化无影无形,却润物无声,虽形成于日常俚俗之中,却能对社会产生恒久的影响。文化思潮的变化,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不可不察。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生活却出现一些不良趋向,文化失范、道德失衡、心理失常成为时下人们议论的焦点,并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与思考。这些文化现象所来有自,亟须对之做出理性的梳理与分析。为此,我们特开辟“文化世象”栏目,首期将刊出“警惕不良文化趋向”系列9篇文章,对当下最具代表性的9种不良社会文化现象进行集中分析与评论,以期为匡正时弊、推动社会文化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家余华新近推出的一部文学作品堪称罕见的热卖,小说未及印刷便已预订出70万册,在文学类图书中,销售量名列前茅,这是国内大部分作家难以企及的。但是,细读这部作品,很多读者、评论家大呼失望。作品尽管勇敢地触及强拆、卖肾等敏感的社会问题,然而令人感觉作者不过是把一些新闻事件拼接在一起,对这些社会问题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体验,因此叙述浮于浅表,缺乏思想的力量,显得轻浮和单薄。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最基本的、被反复提到并一再强调的文艺理论话题。有的人也许觉得,这并不是非常复杂的理论话题,无非是说明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缺乏生活的不断丰富,创作的资源就会枯竭,有必要翻来覆去地提及吗?事实证明,反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现实中,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读者或观众接触到这类闭门造车的文艺作品,掩饰不住他们的失望,尖锐的批评自然就不绝于耳。

  难道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就想不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吗?难道作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时,还需要有人专门向他们论证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吗?

  其实,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它首先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创作态度问题。一些作家艺术家并非不知道补充生活体验的重要性,也时常感觉自己的资源库存严重匮乏,但他们就是不愿意设法与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是他们已经答应了出版商的约稿,或者是他们下不了放弃城市优裕生活的决心。热播电视连续剧《爱情公寓》,写当代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一看便知编创者是在毫无生活体验的情景下动笔创作的,缺乏生活体验,依靠照搬、抄袭海外相同类型的电视剧情节来敷衍成章。这种现象绝非个例,据我所知,电视剧制作界往往是觉得某种类型的电视剧有市场了,或者发现某类电视剧热播了,就赶紧组织班子抢拍,哪里还顾得上深入生活与搜集素材?在这样的情境下,编剧只能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胡编乱造,照搬照抄,怎么快就怎么来。这完全是一种迎合市场的写作态度,以这样的态度来写作,我们能指望他们写出真正的佳作吗?

  密切与生活的联系,不断到生活中充氧充电,让写作资源的库存变得丰富起来,这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并不是理论的难点,而是实践的难点。因此在批评这种闭门造车的现象时,有必要探讨一下实践的问题。

  难点之一是因为作家艺术家如果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就必须付出心血和辛劳,甚至要放下贵族式的身段。难点之二则是,真正要在生活中有所收获,并不单单是获取一些信息、观察一些实景那么简单,而是要对生活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思考。但现在不少作家艺术家仅仅把深入生活理解为到生活中获得一些故事素材,得到一点感性认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曾看到一项作家申报重点选题的材料,其中有人在申报表上说,他准备去某某地方采访若干人,然后写一部反映这个地方几十年历史变迁的作品。他的计划不可谓不宏大,但我对他能否写出这样的作品深表怀疑。即使是很有功力的作家,当缺乏足够充分的生活体验时,动笔也会慎之又慎。这些都说明,深入生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想实践过程,它要求作家艺术家始终对生活保持高度的兴趣,在生活的激发下不断产生思想的活力,不断有新的发现。

  创作上的闭门造车现象之所以如此泛滥,文艺批评也需要承担责任。闭门造车是一个古代成语,最初的出处应该是两句话:“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语出北宋道原所纂《景德传灯录·卷十九》。意思是说,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车,出门上路也会与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后来,人们单用前半句话作为成语,形容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为什么在当前的文艺创作中,人们明明知道闭门造车产生的作品与生活和实际不相吻合,却仍然乐此不疲?就是因为在他们“闭门造车”后,会有一个“出门合辙”在等着他们。这个“出门合辙”就是一些不妥当的文艺批评。现在的一些文艺批评家对于现实主义理论不屑一顾,认为如果还以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来评价作品便是落伍的表现。因此尽管作品脱离生活胡编乱造,批评家却不仅不指出这一点,反而将这种胡编乱造当成是创新和突破,冠以“心灵写实”、“后现代的精神焦虑”等各种玄幻的名衔加以吹捧。这就是批评家为那些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作家艺术家开出的一道道“车辙”,有了这样一道道“车辙”的存在,文艺创作上的“闭门造车”当然会大行其道。如今,鼓励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的文艺批评不多见,为闭门造车开出“车辙”的文艺批评却不少。

  我希望批评家们能把这看成是一种失职,以后不要再给闭门造车开车辙了,而应为作家艺术家开一条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正道来。


(编辑:孙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