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人的“中国梦”——第五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印象

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中国歌剧该以何种面貌出现?探索一条既有中国特色、又能走向世界的歌剧创作之路,是像以前那样走19世纪西方的经典模式,还是紧跟现在的国际潮流?多年来,中国的歌剧人用自己的艺术实践书写着——

歌剧人的“中国梦”——第五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印象

  历时近3个月的第五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于近日落下帷幕。在88天的时间里,本届歌剧节为观众奉献了12台33场演出、近300场歌剧主题活动,60余位国内外重量级艺术家闪亮登台,近20万观众亲身感受了歌剧艺术的魅力。歌剧节期间,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西施》《钓鱼城》等表现抢眼。

  对于歌剧,中国人有太多的理由对之寄予厚望。在本届歌剧节的歌剧论坛上,国际同行评价:“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惊喜。”近些年,中国在歌剧院投资建设、原创歌剧制作和歌剧活动上的活跃等在事实上不断证明了这一点。

走自己的独特歌剧道路

  “国家大剧院不仅对西洋歌剧的引进、制作和打造新型歌剧作出了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给中国歌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使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到世界中心舞台去上演,这是中国歌剧人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说。

  中国歌剧的成长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有直接的联系。一般认为,中国的第一部歌剧是1921年由黎锦晖创作的《麻雀与小孩儿》,但直至1945年新歌剧《白毛女》出现,中国才有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运用西洋样式、融合本土特色的民族歌剧。随后诞生的《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歌剧,更给中国歌剧奠定了一个融合中西的基本传统。

  几百年的戏曲传统,给中国歌剧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当“以歌舞演故事”的传统被“以音乐演故事”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冲击,中国歌剧该以何种面貌出现,也成为中国歌剧界长期追问的一个话题。自从歌剧在意大利诞生之日起,其在法国、德国、俄罗斯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相比于这些国家在语言上的字母发声共性,汉语四声发音注定中国歌剧从一开始就要走一条自己的独特道路,那就是民族歌剧或中国歌剧的道路。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