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最少的钱看最好的演出

时间:2013年08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花最少的钱看最好的演出

——从“国家艺术院团(馆)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看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中央芭蕾舞团《天鹅湖》剧照。王崇玮摄

我国文艺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非常突出。文艺资源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中央文艺院团更是集中了中国最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却面临着市场狭小、竞争激烈的问题。如何让中央文艺院团走进基层?如何让基层的文化需求和中央院团的文艺资源实现对接?“大地情深”活动正在探索。

“大地情深”走基层

  政府官员:三个“没有想到”

  对外地游客而言,如果能进入国家大剧院看一场国家级文艺院团的演出,将成为一生难忘的经历。但从今年4月开始,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必旅途奔波来北京了,文化部直属的8家国家级文艺院团会把最高水平的演出送到他们的家门口,而他们为此所支付的不过是几十元的票款。

  8月9日,吉林省长春市的芭蕾舞爱好者就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最低80元的票价令能容纳1400人的东方大剧场里座无虚席。当四小天鹅伴着柴可夫斯基那熟悉的旋律翩翩起舞时,掌声如潮。一位小观众忍不住站起来、伸开手臂模仿。对于这样的场面,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似乎已见惯不惊:“不要总认为芭蕾舞是象牙塔里的艺术、老百姓看不懂,从来没看过,怎么知道看不懂?”

  与长春观众同样惊喜的还有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京剧票友。荡气回肠的《夜深沉》,激情澎湃的《红灯记》、《沙家浜》,韵味十足的《红娘》、《捉放曹》……中国京剧院的名角名段令掌声与叫好声一直回响在崭新的鄂尔多斯市大剧院。而更令观众惊喜的还有票价——最低30元最高100元,一位观众说:“花这点儿钱就能看到中国京剧院的演出,太值了!”

  观众们也许不知道,他们之所以能以如此低廉的票价欣赏到中国最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得益于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开展的“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馆)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8家国家级艺术院团以及故宫博物院等4家国家顶尖文化机构与地方政府对接,通过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培训辅导、宣传展示和普及艺术知识等活动,实现国家院团优质文化资源与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将高雅艺术送到城乡基层。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彬斌说,我国艺术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非常突出,不要说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就是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也很缺乏高质量的艺术人才。虽然很多地方修建了现代化的大剧场,但经常是有设施没演出。与此同时,文艺资源集中于北京等中心城市,中央文艺院团更是集中了中国最高水平的艺术资源,却面临着市场狭小、竞争激烈的问题。“如何让中央文艺院团走进基层?如何让基层的文化需求和中央院团的文艺资源实现对接?这是从去年开展文化系统大调研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陈彬斌说。

  思考的成果就是“大地情深”。长春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处长韩铭飞今年3月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个项目,立刻想到邀请中芭。“上一次中芭来长春还是3年前,当时效果就特别好。而这次的演出不必经过演出商,文化部搭建平台,我们直接和中芭坐在一起面对面商量,方便多了。”

  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现办公厅主任于群说,自己有三个“没想到”:一是今年作为活动启动年,原本我们设想是普遍号召、试点先行,但能够得到14个国家艺术院团(馆)和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文化局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而且全部参加到活动中来,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二是前期对接比较顺畅,形成了87个文化志愿服务项目,300多个活动场次,无论数量、品质、种类和规模,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三是在文化部补贴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各地各有关单位能从大局出发,从社会责任出发,降低服务费用,积极筹措资金,克服困难办好活动,让我们非常感动。

 太多的第一次

  艺术家:“不要让平民百姓远离了高雅艺术”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中心策划总监刘铁钢8月初刚刚带队从河南荥阳演出归来,接下来还将去马鞍山、保山、东莞、来宾等地开展“大地情深”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所有这些地方,我都是第一次去,中国国家话剧院也是第一次去。”刘铁刚说,“这么多第一次,确实令我这个国家艺术院团的文艺工作者深感汗颜,不应该啊,我们是国字号,理应多为基层演出,但确实有一些现实条件让平民百姓远离了高雅艺术。”

  刘铁刚认为,文化设施不足和票价过高把老百姓挡在了高雅艺术的大门之外。在荥阳,刘铁刚看到在一块不到足球场大的广场上集中了5堆人,唱流行歌、唱红歌、唱戏、跳舞……每堆至少两三百人。“黑灯瞎火的,音响还互相干扰,就这样,老百姓还很投入。”刘铁刚说,要是有充足完善的文化设施,大热天的,老百姓何苦在露天娱乐。他说自己一下子就想起了有一次在丹麦哥本哈根看到的情景:一个只有300户的小镇里竟然有一座相当于国家话剧院剧场规模的文化中心,小剧场、电影院、网吧、舞蹈室……应有尽有。“如果不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老百姓就只能在街心公园搞通俗文艺和娱乐,没条件接触高雅艺术,文化水平和欣赏层次肯定上不去。”

  票价也是个大问题。“和国外相比,我们的演出票价太贵了。”刘铁刚说,北欧是全世界物价最高的地方,在挪威一个汉堡要90克朗(约合人民币117元),贵得吓死人,但看一场话剧也就95克朗,儿童票30克朗,等于买三分之一个汉堡的钱就能进剧院看演出。他在美国百老汇买了一张前八排的VIP票只花了80美元(约合490元人民币)。而国内的话剧票价平均都在两三百元,最高可达上千元,不是工薪阶层能经常性消费的。“特别是现在各地剧场的场租普遍太高,演出商要赚钱,就得提高票价。”刘铁刚说,“到外地演出,演出商要包我们吃住行和演出费,再加上这么高的场租费,到外地演出的门槛这么高,所以我们去的都是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很少能下去演。”

  中国的演出市场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越往西部,商业性演出就越少。中国儿艺每年100多场商演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自2008年以来,中国儿艺几乎没有接到过西部地区的商演邀约。中国京剧院每年300场演出中商演约200场,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其他6家文化部直属文艺院团的情况也差不多。

 用“准公益”培育市场

  文艺院团:“三方受益”才能走得远

  “如果不是有‘大地情深’这个项目,我们可能不会来到鄂尔多斯演出。”中国京剧院演出业务部副主任成爱国说,以往受制于当地疲弱的演出市场和高昂的路费运费,中国京剧院很少到内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演出,最近一次去西藏,还是在2005年。

  在这种情况下,“大地情深”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从地点看,志愿活动集中于中西部地区:赣州、黄石、保山、林芝、宝鸡、银川、喀什、遵义、澄迈、格尔木、牡丹江……这些极少出现在演出商名单里的地方迎来了国内顶尖艺术团体。从票价来看,最低30元的票价非常亲民,大受欢迎。

  尽管有“志愿”二字,但“大地情深——国家文艺院团(馆)志愿服务走基层”并不单纯免费。这是和以往免费送戏的“三下乡”等慰问演出最大的不同。陈彬斌说,之所以要低价售票,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提高艺术院团从事基层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二是避免破坏当地的演出市场,培养观众付费观赏演出的习惯,客观上起到了培育演出市场的作用。“因此,在经费上我们提出‘四个一点儿’,中央政府拿一点儿、地方政府出一点儿、文艺院团承担一点儿、观众购票买一点儿。”他认为,“四个一点儿”更大的意义在于,使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探索出一条公共文化与专业性演出相结合的常态化路子。“能长期坚持下去,才是我们的目的。”

  目前看,地方政府对于掏钱买演出态度积极。以成都为例,自2006年起,成都坚持每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采购1000场以上近年获得国家、省、市艺术奖项的精品节目下乡演出。仅2012年成都市政府就购买了3500余场演出送戏下乡。这次“大地情深”,成都市邀请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为成都的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做舞蹈编排讲座和现场教学。

  院团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坦白说,让艺术家免费给群众演出,一次两次、隔三差五没问题,长期这么干肯定不行。”成爱国说,让院团贴钱赔本去演出是不可能持续的。国家京剧院虽然保留了事业身份,但依然是差额拨款单位,除了政府固定的拨款之外,必须靠商业演出维系生存与发展。

  冯英说,中芭每年演出芭蕾舞110场至120场,“按照现有的演职员总数,每年演出80场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因为我们是差额拨款,要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就要搞商演。”冯英认为,目前国内的演出市场尚不成熟,老百姓还缺少花钱看演出的习惯,但各地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普遍采取政府采购文化项目的做法,正好可以和文艺院团形成需求对接。

  必须指出,这8家国家文艺院团有7家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保留了事业性质,它们尚且因演出市场不成熟而遇到困难,其他2000多家已转制为企业的文艺院团要完全依靠商业演出养活自己,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看,‘大地情深’的性质是准公益,也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政府采购低价提供给群众。由于中央有补贴,地方政府的负担小了,更便于操作。”成爱国说,群众、院团、政府三方受益,“大地情深”长期开展下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编辑:单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