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首都图书馆:鲁迅一手打造的读书天堂

时间:2013年10月19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昨天,首都图书馆迎来百岁生日。这座1913年诞生在城南胡同几间陋室里的图书馆,如今已是平均每天接待1.2万人次读者,开放文献达200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百年岁月中,翰墨图书皆凤彩,往来谈笑有鸿儒。众多文化名人与首图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宗仁、马彦祥、吴晓铃等社会名流、藏书家以及公私机构纷纷将藏书捐赠给首图,更有成千上万的失学者在首都图书馆自学成才,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

鲁迅一手打造的读书

  “我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在通俗图书馆里往往瞥见一闪的光明,新的生路横在前面。”这是小说《伤逝》中的两句话,作者的“通俗图书馆”就是首都图书馆的三个前身之一。而这通俗图书馆如同鲁迅的孩子一般,是他亲自积极参与创建的。

  1912年鲁迅来到北平担任教育部第一科科长及佥事,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推动图书馆的建设。鲁迅一直认为“启发一般人民普通必须之知识”的通俗教育非常必要,因此极力主张在服务于知识阶层的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下开设一个分馆,面对普通百姓。刚从南方迁居北平的鲁迅,还很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可为了筹建面对普通人开放的图书馆,他颇费精力。

  1913年6月,在鲁迅的坚持下,京师图书分馆租赁宣外前青厂武阳会馆的一所夹道民房开馆了。当时的馆藏仅是从京师图书馆调拨的2000册图书而已。这个小小的图书馆还远不能实现鲁迅的想法,10月,他又亲自操办,选房子、选购图书,在宣武门内抄手胡同东口外租下房屋开办了通俗图书馆。这家图书馆的馆藏以小说、戏曲、杂志等为主,还特别设立了新闻阅览室和科技阅览室,文献已达到2万多册,很受欢迎,平均每天能接待读者250余人次。

  当年的鲁迅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利用职务之便”坚持开办面向普通百姓的图书馆,为多少年轻人尤其是失学青年提供了一处天堂。看到来看书的人越来越多,鲁迅备受鼓舞又筹划再建一所通俗图书馆,而且希望这图书馆离普通百姓更近、更方便一些才好。这才有了1917年8月开在中央公园(现在的中山公园)里的图书阅览所。到1946年,这三处图书馆才终于合并,命名为北平市立图书馆,即首都图书馆的前身。

A座6301和没有寄出的请柬

  首都图书馆A座6301,是一间很普通的小办公室,但很多图书馆的管理员走过这间屋子时,都难免心生敬意。这间屋子的主人本该出现在昨天的百年庆典现场,然而,那张邀请他的请柬,却没能发送出去。6301作为一间学者工作室,是属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于光远的。可就在上月26日,距离首图百年庆典还有21天的时候,97岁高龄的于光远老人辞世,没能亲自给晚辈们讲述他与首图近百年的情缘。

  这位老读者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的时候是。当时,他随家人从上海迁居北京,并即将从小学升入初中。刚来北京,在第一个漫长的暑假里,于光远偶然发现了距家半小时路程内有一个公共图书馆。整整一夏天,他每天都要到图书馆看上两三个小时书。没想到,来这里看书的习惯竟然一直贯穿他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刚开始看白话小说,接着就看文言小说,如《聊斋》、《子不语》、《狐谐》,再进一步就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袁牧的《随园诗话》之类的随笔,偶尔也借两本先秦哲学的书。带于光远走进图书世界的,正是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分馆(当时两馆合在一处办公)。

  “填写履历表时,人们通常要填写自己进过什么学校。每当我填这种表的时候,我就想填一下我曾经是哪个图书馆的读者。因为图书馆,对我学业长进的作用,似乎不低于学校,因此似乎上图书馆,也应该视做自己学历的一部分。”于光远老人晚年曾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新世纪以后,当于光远老人住址再次与首都图书馆相邻时,他被邀请在这里设立了一间工作室,并寄存了大量私人书籍。直到今天,这间工作室依然保留着,老人常看的那些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的书籍也依然保存在这里。

“真情寄语”讲述800个故事

  鲁迅创建这所图书馆的时候,也许没想到,它成了很多人的“家”和人生的转折点。

  1913年,京师图书分馆开馆没多久,每天都能迎接一位穿得很破的读者。他每天一早就来看书,看很长时间,还专门看哲学方面的书。这个人就是梁漱溟,正是在图书馆里积累的哲学功底帮助他进入北大执教。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沈从文,1922年只身从僻远的湘西来到繁华北京时,困窘的沈从文要靠在图书馆里“蹭”暖气才能熬得过北京的冬天。

  为了庆祝百岁生日,首都图书馆在读者中发起了“真情寄语”活动。就在昨天,从800多张“真情寄语”小卡片中精选出来的一部分粘贴在首图B座二层的大厅里,真挚感人的话语吸引很多人驻足,卡片上的故事更串联起首图百年来与读者之间亲人般的深情厚谊。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人身居北京是孤独的,所以很努力在这儿找一种叫‘归属感’的东西。每天9点多到这儿,中午12点下去吃饭,下午去上班,成了我的常态。在人群中、在书桌旁,我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

  “我是一名青年设计师,2010年我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一个外地人的北漂梦,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经常周末来首图充电。《装饰》、《艺术与设计》、《演讲与口才》我几乎每期都要读。首图不仅是一座装满书的大楼,更像一位智慧的朋友,有您这几年的陪伴,在北京我不孤独。”

  就像这些读者写的一样,一百年的风雨中,首图一直坚守着这样一个理念:让所有人平等地走近书,走进图书馆,让这里,成为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天堂。


(编辑:苏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