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缺乏滞后,艺术实践“药方”咋开?

时间:2013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甩开膀子大搞戏剧实践、忽视基础理论研究,商业炒作取代理论批评,面对近些年戏剧界批评与创作脱节、不同步的现象,在近日举行的谭霈生戏剧理论学术研讨会上,戏剧界专家学者忧心忡忡——

理论滞后,艺术实践“药方”咋开?

  “当今的戏剧环境是商业炒作取代了理论批评,一种艺术如果没有评论就会出现危机! ” 10月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的谭霈生戏剧理论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戏剧理论家谭霈生直指当今戏剧圈里的诸多怪象,呼吁戏剧理论批评不能缺席。“我们需要甩开膀子实践,更需要基础理论研究,如果这方面缺乏,那实践出了问题都不知道出在哪里,又该如何去开‘良方’ ? ”

  尽管这些年戏剧在发展,演出市场也变得活跃,剧本创作却乏善可陈,影响演出的总体质量。“原创上不去,作品质量没有保证,这就需要批评的介入。可惜批评界已经缺位,批评这么多年没走正路,要重新归位很难。 ”香港话剧团驻团编剧,曾创作过话剧《天下第一楼》 、电影《新龙门客栈》等剧本的何冀平说。如今演出市场的这种“繁荣”让何冀平着实看不透,“好像大家都不讲戏剧性和人物了,而以计算剧场里每小时有多少笑声和掌声来判断一部剧的好赖,有分量的人也会违心地说‘太好看了’ ,充斥着浮华与作假。 ”对此,何冀平表示,“一个人如果总是顺着某种潮流说话,不用自己的脑袋,说着说着就找不到自己了。因为不知不觉中,鉴赏力被毁,理论思辨能力退化了,可是自己还不自知,这是非常可怕的。 ”

  当今戏剧所面临的困境,与理论、评论的缺失不无关系已成普遍共识。纵观当下关于戏剧的理论评论文章,观后感多于真正的批评,对现象的归纳胜于对行业的剖析,而这也正折射出了戏剧评论的多年之惑——隔靴搔痒易得、入木三分难求。“目前中国的戏剧批评整体还缺乏犀利独到的、以冷静的姿态和敏锐的洞察力来剖析整个戏剧生态现状从而对未来走向做出合理展望的文章。就事论事、泛泛而谈的居多,或仅仅纠缠于剧目中大家都能说得出来的优缺点,或热衷于梳理现象而缺乏属于自己独到的批评性看法。当然以梳理现象作为一个阶段的总结是需要的,但应景的对于一出戏、一个演员的一般性总结对于整个戏剧生态的建设还远远不够。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感慨。

  如今,戏剧创作领域仍部分存在着过分强调或无限放大戏剧社会功能的论调。长官意志、政治任务、远离艺术规律的戏剧创作路数,让不少戏剧从业人员,尤其是剧作者焦头烂额。而这种现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与谭霈生曾经所竭力批判的“工具论”与“庸俗社会学”的弊病类似。也就是说即便到现在,谭霈生的戏剧理论仍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或许是个悲哀。这些年,面对戏剧创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路向偏差,作为修正力量的戏剧理论批评显得有些薄弱。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黄会林认为,在特定历史时期里,谭霈生把戏剧的力量与人心的认知、人性的挖掘紧密贴合,把戏剧艺术从政治教化的神坛拉回到创作者、观赏者的心理,将焦点首先聚集在戏剧本身,而不是千变万化的剧场,思考一种能放置于不同文化、不同年代剧场都具有可能性的戏剧本体。“抓住了戏剧本性这一基本问题,建构起一个戏剧理论体系。时至今日,仍能为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洞见。 ”黄会林表示。

  这种洞见,实际上离不开“戏剧性”三个字。而“回归戏剧本体” 、“戏剧性” ,正是谭霈生进行戏剧理论体系建设与批评一再强调的出发点和依归。而这一出发点在当下多少变得有些黯淡甚至模糊。“近些年,戏剧评论日益边缘化、学院化、圈子化,使得评论的社会影响力、文化传播力、批评的关注度大打折扣。 ”谭霈生说,相较于文学、影视评论,戏剧评论始终不温不火,缺乏生气。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我们的戏剧评论队伍长期以来缺乏创新的动力,青年戏剧评论人才培养相对滞后,评论后备力量不足,甚至被排挤于“圈子”之外。谭霈生表示,理论研究还要需要继续做,从世界范围来说,现在还有许多需要重视的命题,有些东西需要继续下功夫。比如,世界戏剧发展的未来是什么?主流戏剧到底是什么?还有演剧体系的问题,将来能否诞生中国演剧学派,作为世界演剧体系当中的一个支脉?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和斯坦尼体系,区别是什么?可融合点是什么?如果有精力的话,这些问题他还会继续进行研究,以期为戏剧实践提供更多理论支持。(记者 王新荣)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