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作品研讨会莫成“圈子”名利场

时间:2013年11月07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曾 凯

  “红包批评”在文艺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近年来“圈子化”的作品研讨会越来越多,竟将这种风气升级了。

  有这么一群所谓的“著名文艺评论家”,他们互相见面的频率恐怕与同事见面的频率不相上下,见面的场合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各式各样的文艺作品研讨会上,瓜果香茗一应俱全,老熟人相互寒暄打趣一番,金口一开,溢美之词言之凿凿、滔滔不绝。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有各的高深,各有各的玄妙。

  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言辞固然高妙,但一场接一场地反复说,也难免让听者生出些审美疲劳。说是“糊弄”,却也不大好,像是玷污了“专家”之名,不显尊重。不过不要紧,办会的人和说话的人,倒是各自乐在其中。这边厢,自己的作品得了这么多夸耀,谁会得了便宜还卖乖?那边厢,收了您的钱,替您说好话,对您有交代,也算不辱使命。当然,批评也是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不伤颜面是底线,也是游戏规则。

  如此这般的作品研讨会,如今在文艺界是真的太多了。这里有电影、电视剧作品,也有舞台、文学、美术作品。办会的大多是第三方,以此在名义上显出些公正客观;出钱的却是作品的出品方、出版方、创作者,花钱买好话儿,也成当下的潜规则。会开完了,各位专家的发言再通过媒体一通发表,轻而易举便制造出文艺创作精品备出、优秀人才遍布天下的景象来。可是事实到底怎样呢?会上的人和会下的人,各自心里都有杆秤。

  为什么要开文艺作品研讨会?是为了让创作者多多听取评论界、理论界的意见,促进文艺创作水准的提升。而现在的问题是,作品研讨会一旦陷入“圈子化”,就被生生地变异了,成了文艺界心知肚明的笑谈。

  是笑谈,也不耽误“圈子化”的作品研讨会受人追捧——对于出品方、出版方和创作者来说,有了这么多专家的话语支持,作品再拿出去吆喝或评奖,也就有了理直气壮的依据;对于“圈子里”的专家来说,用一套普遍适用的话语挣一笔钱,不仅乐得轻松,还能在会场上和媒体上证明和夯实自己的权威,进而笼络更广阔的人脉,何乐而不为?对于办会的第三方来说,利用自己的平台做一个“拉皮条”的掮客,也不失为一条生财之道。

  这样的“圈子”文化,像是一个旋涡,一旦被卷入,便很难抽身而出。名利的诱惑何其之大,这套溢美之词,谁要是练得不好、演得不佳,谁便会被淘汰出局;谁的批评锋芒稍稍暴露,便会被“圈内人”视作异类。出了这个“圈子”,曝光率、专家费、关系网便通通失却。如此一来,对于不少人来说,混“圈子”自然是上上之选。

  只是,“圈子化”的作品研讨会多了,对于文艺创作的真知灼见就少了,逆耳忠言被掩埋,新生力量被排斥。“圈子”固定化,话语格式化,就会形成某种门禁和道统。小小的“圈子”圈起来的名利场,使得文艺批评的独立精神向“圈子文化”俯首称臣,所谓“专家”的学术水准便荡然无存。

  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意义已无须多言,但文艺批评的独立精神在今天却显得尤其可贵。那些“圈子化”的文艺作品研讨会,是一枚小小的棱镜,折射出当前文艺批评界的逐利风气。这是文艺界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掣肘,当引起文化人的自省。


(编辑:竹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