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字技术为中国纪录片带来全新创造模式

时间:2013年12月07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 钢


优秀的纪录片拥有一种深刻而美好的民族自我述说力量。资料图片


优秀的纪录片拥有一种深刻而美好的民族自我述说力量。资料图片


优秀的纪录片拥有一种深刻而美好的民族自我述说力量。资料图片

述说的神奇力量

  在一个国际交流的场合,屋里的电视播放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纪录片。我去过那里,但是看到电视上播放的镜头,我还是感到震撼——吸引我的不只是那些珍禽异兽、奇花仙草,也不只是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山川美景,还有用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故事编织出来的美轮美奂的时空画卷,以及一番意味深长的历史述说。没想到,纪录片居然拥有这样一种深刻而美好的民族自我述说的力量。

  后来得知这部纪录片是“中华之奇”大型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由北京中视雅韵文化传播中心拍摄制作。

  北京中视雅韵文化传播中心的陈波亚告诉我,拍摄这部纪录片前后用了两年时间,摄制组在不同季节四次进入大峡谷,含辛茹苦,历经磨难,耗资70万元人民币,最后形成了30分钟的纪录片。

  “值得!”陈波亚说,“我们必须记录好民族的历史,讲述好民族的故事。”

  我们确实有责任记录好自己民族的历史,有责任把民族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民族从事的物质与精神创造,民族经历的悲苦与欢愉、成功与失败真实地记录下来,不仅供自己学习、欣赏、回忆、审视,也要把这一切告诉子孙后代,让他们了解自己从哪里来,进而决定自己向哪里去。

  一个想不断超越自己走向未来的民族,需要有对自身历史的认知、反省和记忆能力。而纪录片正是这样一种影像形态,它能够通过真实的记录、独特的观察、细致的描述和理性的思考,引导人们了解历史,认知文明。

过大的比对裂差

  2010年,当时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此举标志着国家把纪录片作为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关注。

  但是显然,中国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国地位相比,呈现出过大的裂差。

  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纪录片进口955小时,花费3683万元;出口纪录片111小时,收入1834万元。从数据分析,我国纪录片在国际交易中不但总额逆差8.6倍,纪录片单位时间成本也是国外纪录片的4.3倍。

  2013年10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年度投资总额介于10.78亿元至12.52亿元之间。该数据不包含省级以下电视机构,以及政府、企业、新媒体、院线等其他形式的纪录片投资。这一额度与同年度中国动漫产业760亿元的总产值相比微乎其微;同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170亿元,而纪录电影票房仅130万元。

  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看待这些数据,得出不尽相同的认知,而能够有所共识的是,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是个大趋势,目前呈现的缺陷和问题也非常明显:一是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队伍和投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记录中华民族浩瀚历史文化的需求;二是中国纪录片的传播覆盖范围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广泛社会群体;三是中国纪录片的生产和销售远远没有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四是中国纪录片的拍摄数量与规模远远低于国外纪录片的数量与规模;五是中国纪录片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远远没有达到对等文化交流的层次。

全新的创造模式

  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与艰辛,振兴中国纪录片事业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需要考虑的主要工作或许是:

  国家需要组织编制纪录片拍摄的整体规划,分领域、系列、阶段地把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重大创造、独有文明景观、特殊命运经历等,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长期以来,各个机构用各种方式拍摄了各种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但是,这些拍摄没有宏观的系统规划和细致的结构设计。如何将宝贵的资源集中到一个科学的中国纪录片的创制工程?我们需要从忠实记录中华民族演进历史的目标高度,以向世代炎黄子孙完整讲述中华文明的责任担当,用向其他国度和民族全方位描述自己的国际视野,制定中国纪录片拍摄的分期规划;同时,把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引导到这个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教化国民、沟通国际的事业中。其中,商业的力量需要理性的引导,国家的资金更需要目标明确的投放。如果今天仅仅依据收视率和市场盈利来选择纪录片的拍摄题材,那么可能就会贻误时机与责任,并付出宝贵的时间代价。

  利用网络数字技术拓展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将纪录片向更广大的人群进行有效传播,特别是要提供给青少年群体和国际社会。

  今天中国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仍然以传统的电视传播为主。尽管专业统计数据显示,纪录片通过电视传播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受众在不断增多,但是对于什么人在什么状态下看的什么内容,并无精准统计(在目前的统计方法中,这也难以做到)。

  纪录片要发挥其传播效应,必须突破目前传播方式的种种局限。一方面,可以考虑进入基础教育环节。如果能够把高质量的纪录片有机地渗透进孩子们对自然、地理、历史、语文、音乐各个课程的学习中,或许会极大地改变以印刷版教科书为主体教材的枯燥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他们对祖国、民族的视觉认知,培育其民族自豪感,唤醒其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新通道、新模式向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传播。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的定点分发已经成为可能,国际范围的传播在技术上也没有障碍。

  利用网络数字技术,挖掘全体民众的信息创造能力,调集可能调动的能量,构建中国纪录片的社会创造体系。

  专业纪录片的拍摄机构无疑是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核心力量。但是,中国的幅员如此辽阔,中华文明如此悠久,社会变革如此复杂,生活形态如此丰富,仅仅依靠专业机构的力量不可能完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全面、真实、细致、深刻的记录。因此,在依靠专业机构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开发来自全体人民的信息创造能量,为中国纪录片的生产积累更大的生产力。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把信息的采集、编制、传播和经营的工具和能力向着所有的社会成员进行分发,基于个体信息创造的超大规模协作模式已经在互联网平台上生成,网络纪录片开启了全新的信息创造模式。

  我们期盼从国家决策设计、专业机构运作、商业机制建设、传播渠道拓展、全民信息创造和专业知识普及的层面,聚合起整个社会的资源,启动拍摄中国纪录片的大型文化建设工程,推进能够影响民族未来的中国纪录片事业的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编辑:晓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