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飞千里 书画留清香

时间:2014年01月06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举行。CFP

  在市里的文化广场,在乡村的文化大院,在典藏丰富的大型图书馆,在温馨精致的农家书屋……冬日里的山东潍坊,老百姓或读书、休闲,或排练戏曲、舞蹈,文化的温暖驱走了严寒。

  潍坊有旖旎的自然山水,也有深厚的人文底蕴,“风筝之都”“书画之都”等美称是“文化潍坊”的最好注解。“每个群众都有享受文化的基本权利,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政府责无旁贷。多年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都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作工作要点,‘10~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日臻完善。”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说。把“文化大餐”端到百姓家门口,潍坊奏响了文化惠民乐章。

文化便民:形成“15分钟文化圈”

  2014年第一天,市民于海霞早早来到奎文区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活动中心。“这个活动中心什么都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最重要的是离家近,我都是走着过来。”谈起这个活动中心,于海霞很是满意。

  在潍坊,这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经建起了上千家,均等覆盖了每个市民,丰富的文化设施和资源全部对群众免费开放。

  市里有的,农村一样有。51岁的张秀莲,是诸城枳沟镇聚和苑社区的一名普通农民,每晚都要到社区健身舞会上大展身手。

  在城市里,图书馆随处可见,但是有多少人见过藏书量惊人的农村图书馆?来到寿光市田柳镇北岭村的“乡村图书馆”,记者很是惊讶:门类齐全的书籍,科技先进的设施,宽敞明亮的阅读场所……“我们的图书馆藏书量超过3万册,涵盖很多门类,实行‘一卡通’管理,村民可以在寿光市任何一个图书馆归还。”北岭村党支部书记李洪波说:“我们这里多数人都种大棚,技术类的书借阅很多,有时候邻村群众也会过来。”

  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就必须为文化提供“生存场所”。近年来,潍坊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超过120亿元,全市1205个社区均建成标准的社区文化中心,980个社区建有标准的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建有社区规范化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1438个,农家书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实用高效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真正形成了“15分钟文化圈”。

文化乐民:送戏下乡、节目进城

  “动作很专业,腔调够纯正,我都等不及想看下一场了!”张益民是青州谭坊镇人,不久前刚看了一场云门剧院表演的传统京剧《花田错》,至今意犹未尽,“我是个老京剧迷,看现场真是过瘾”。

  “我们剧院和青州市签了协议,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安排200场免费的公益性节目,包括传统京剧、曲艺快板、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云门剧院院长马保光说,“完成演出后,市政府会根据演出数量和质量给我们拨款,不需要群众花一分钱。”

  “千场大戏送乡村”活动是青州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他们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团体的作用,2013年共表演1000余场,观看群众超过了160万。

  “这招叫‘李清照穿线’,这招叫‘唐赛儿跨马’……”在青州宋城古色古香的小巷里,青州花毽第三代传承人李贤臣边表演边介绍。不远处,青州风筝、山东快书、青州龙虎斗等表演也让观众大呼过瘾。“青州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把‘非遗’搬上舞台,既能实现‘活态’传承,又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青州市市委书记孙忠礼表示。

  在潍坊,既有“送戏下乡”,又有“节目进城”。为了让群众有更好的表演舞台,寿光市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千村文艺竞赛”等群众文艺会演活动,活动不设门槛、不问城乡、贯穿全年、覆盖全县。2013年的群众文艺会演一启动,“唱响寿光”“武动寿光”“弦乐寿光”“七彩寿光”四大板块交相辉映,一时间全城欢笑、户户歌声。

  要想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就要把群众由“观众”变“主角”。基于这一思路,潍坊在已有风筝会、文展会等文化特色节会的基础上,推出了“魅力潍坊·浓情四季”“社区文化节”等品牌,全市“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人人都参与、无处不欢乐”。据统计,截至目前,潍坊共打造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50多个,各县市区组建的文艺队伍超过了3000支。

文化育民:建设文化道德高地

  “再唱山歌给党听,幸福的歌儿献给你,民族兄弟姐妹心连着心,我们携手和谐家园哎……”记者走进潍坊市的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时,51岁的康玉娥正和一帮老姐妹排练歌曲。

  “过去没有这些活动中心,现在好了,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什么时候来都舒服。最重要的是,来到这里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过一段时间,我准备报个老年大学,生活充实起来还能多学点知识。”康玉娥说。

  在文化的浸润之下,潍坊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过去人们农闲时只能打牌喝酒,有些地方赌博盛行,现在忙文化,吹拉弹唱、阅读书籍、锻炼身体,变化可是大。”昌城镇杨义庄社区的王昕很有感触。

  文化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又可以使民风淳朴。潍坊市政府在抓紧文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的育化作用,鼓励全市文化活动中心设立“道德讲堂”“传统文化讲座”“好人好事”等宣传场所,培养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2010年,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党支部书记冯先家被评为当年“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又在次年荣登“中国好人榜”。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心村,充分展现了潍坊“文化育民”的良好成效。潍坊大力推行的“以文育德”“德文共建”措施,使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成为文化道德高地。

  在文化无声的浸润中,潍坊正在走向新的时代。


(编辑:高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