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保护民族手工业出路在市场

时间:2014年02月12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贵州省政协委员 余 英

传承和保护民族手工业出路在市场(委员手记)

  贵州黔东南州,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一,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女性心灵手巧,家家有刺绣、户户有绣娘。但是随着城市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趣味日益趋同,民族服装的市场越来越小,青年人中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人越来越少。受此冲击,刺绣艺人的数量日渐减少。

  我至今无法忘怀最初开始村寨调研与培训的时候,那些只有老人与孩子的寂寥村寨带给我们的震动,调查数字则更为严峻,民族村寨外出打工率往往超过70%,而文化的代际传承率则下降到10%。

  一个30年的文化断层正在产生,很多专家学者疾呼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是,保护几个工艺大师容易,保护住产生大师的文化土壤、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则是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文化创造与传承主体的几百万民族人口,70%以上还未脱贫,向他们单纯强调文化传统的重要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更需要改变的是贫穷落后的命运。

  我于2008年成立了晟世锦绣公司,试图通过恢复与发展刺绣、蜡染等传统民族工艺,开发设计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扶贫的目标。

  当我们一个村寨一个村寨开展手工技能培训与手工产品生产后,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真的带来了大改变。就我们目前民族手工产业所覆盖的村寨来说,1人从事手工生产,可以带动3—5人脱贫,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也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村里发展手工业成了风气,也吸引来了旅游者,男人们也陆续回来从事村寨旅游与精品农业的生产,民族村寨重新呈现繁荣与兴旺。

  我获选省政协委员的两年,也是贵州向生态经济转型发展的两年,这是我们这个创立5年的企业近期获得加速发展的背景。但民族文化产业虽然很弱小、发展速度却很快,原有的政策、传统的产业操作手法均有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在近年的政协提案上,特别提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要寻找突破点。

  任何产业,都以市场为先导,我在政协提案中力推电子商务的营销形式,这是因为喜爱民族文化的消费者虽然很多,但分散,按照传统市场模式的投广告、开店面的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投入大、风险高,这也是如此精湛的贵州民族手工产品多年无法真正迈入外部市场的原因。

  电子商务则不同,它可以迅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推介贵州手工产品,而且有很多互联网工具可以精确地挖掘、锁定目标消费者,利于高效率拓展市场、建立品牌。

  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不断推介,有很多有实力、有技术的电子商务运营企业考虑进入贵州或者代理贵州的民族手工产品。我在今年的省政协提案中,提出建立贵州民族手工产业电子商务品牌的建议,如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品牌网站、利用电商领域先进的“O2O模式”,以电商平台整合贵州省内旅游市场产品连锁渠道,整合省内优秀企业与优秀产品等等。

  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的同时,贵州省内的电子商务基地也在建立,很多本地年轻人经过专业培训,成为优秀的电子商务运营、客服、仓储、物流人才,这不仅增加了更多的就业,也壮大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才是以产业化的方式,推动民族文化与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主宰文化发展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

  (本报记者 郝迎灿采访整理)


(编辑:孙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