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热议传统“年味”的传承与重建
元宵节之际民俗专家热议传统“年味”传承与重建:
不让“年味”淡出春节的怀抱
从浮丘山到大伾山,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背阁、二鬼打架、舞龙……你所能想到的各色民间社火,以及泥玩、石雕、木雕、柳编等各种小玩意,一股脑儿全涌了出来,在春雪的映照下异常火热,也使得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闹”了起来。这是记者2月12日在河南浚县古庙会上看到的一幕,出席中国民协、河南省文联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的民俗学者纷纷感叹“找到了久违的年味”。
“年景好了,年味却淡了。”这几乎成了多年来人们的口头禅。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年味不只会变淡,甚至可能彻底丢失。
“所有年的习俗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了如梭岁月,不经意间也碾碎了很多与年相关的文化符号,比如年画、春联、窗花、爆竹,都弱化甚至部分消失了,年的味道从何品尝起呢?”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说。
出席同期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春节文化高层论坛的民俗专家指出,从年到年的味道需要一个衔接,即:民众的精神生活。这种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信仰,对祖先的信仰,对家庭团圆的信仰,对辟邪纳福的信仰,春节诸多文化符号都是这种信仰的物化。
所有传统节日里与民众关系最牢固的是春节,但“年味变淡”、“年味哪儿去了”折射的是,春节的传承危机也逐渐浮出了水面。与会学者引述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的观点说,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抢救山村乡野里的古老艺术,也要抢救人们不经意中丢失的“年味”,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放在我国申报世界非遗的首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认为,保护春节,一要保护广泛存在于民间生活里的信仰生态;二要保护春节文化的景观环境;三要保护分散于各个村落和社区里的各类年俗事象。
当代中国是一个多种节日并存的社会,传统节日、纪念日、外来节日、新兴节日和地方节会都是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建设的对象。今年传统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巧合”地重叠为同一天,更使得节日文化建设或传统节日的传承与转型充满了现代意味。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张勃指出,传统节日是传统社会里自然生长出来的,在多元节日竞争下,如何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重建是其核心问题。
重建并不是个问题,中国的春节文化有多大魅力和吸引力,看看浚县庙会扶老携幼的动人景象就知道了。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漂泊多远,心底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回家,都有一顿最想吃的饭——年夜饭。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收到长辈压岁钱和放爆竹的经历,都经历过载着许多乡愁的春运,所有这一切,组成人们记忆中的“年味”。
追问“年味哪儿去了”,目的是寻求丢失的年味如何得来。春节始于腊八,结束于正月十五,前后近40天,几乎融入了我国民俗的所有样式,但对于现代越来越多的“跨省”上班族来说,想在短短7天假期里尽享春节的多项主题,显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外部障碍。
年味,也许只能从自身来找,没有亲身的参与,年味是不会自己产生的。正如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青年学者景俊美所说:“年味,只有经历与体验、参与并践行的人方可意会。倘若生活中不去履行百善之先的‘孝’,不去珍惜土地供给的‘食’,不去感念先人的功德与厚念,过年自然不会有‘味’。”
(本报记者 张志勇)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