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以音乐之名 向艺术出发

时间:2014年05月03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珏 赵玲

图①、②、④:音乐剧《妈妈咪呀!》剧照。图③:音乐剧《红磨坊》剧照。[资料图片]

  一封信,一个大字不识的长工,一段旅程,一次“长征”……五一期间,原创音乐剧《王二的长征》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作为广东东莞推出的第七部音乐剧,《王二的长征》以其上乘的品质和精良的制作,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近年来,音乐剧这种新兴艺术形式越来越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它正在逐渐走进各大剧场,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保留传统 面向现代

音乐剧走过了近300年的发展历史,兼容并包、紧跟时代的特点是其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

  音乐剧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舞台艺术形式,它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我爱你,直到时间的尽头。”这是音乐剧《红磨坊》中的台词,这部为人熟知的音乐剧,通过一段不被人祝福的爱情,亦歌亦舞地展开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

  英国和美国可算是音乐剧的两大发源地。各种各样的音乐剧已经在世界各地红红火火地上演了上百年。

  1728年,首演于伦敦的《乞丐歌剧》,算得上音乐剧的雏形。它吸收了轻歌剧和喜剧的元素,采用了69首流行曲调作为穿插情节的主线,宛若一幅风景画般展现伦敦西门监狱的情景。

  说到音乐剧在美国是怎么火起来的就更有趣了,这个过程本身就像一场“杂耍”。1866年,法国一个芭蕾舞团赴纽约音乐学院演出,但预订的剧场却在公演前毁于一场大火。

  当时尼波罗花园剧院的经理惠特利正好安排了一部情节剧《黑魔鬼》准备上演,但惠特利对此剧信心不足,在听说了这个关于芭蕾舞团消息之后,他顿觉如果能在剧中加上这些芭蕾舞女孩一定会出彩不少。于是美国的喜剧,跳舞的法国女孩,滑稽的歌曲,以及鬼魅和妖精的扮相,歪打正着地拼凑成了一场大受欢迎的卖座戏。《黑魔鬼》也因此被公认为第一部美国的音乐剧。

  经过19世纪中叶之后半个多世纪的多方位的探索,音乐剧逐步求得了音乐、舞蹈与戏剧的结合,到20世纪中期它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戏剧演出形式。特别是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凭其涤荡心胸的律动节奏,光怪陆离的艺术效果,令人陶醉的戏剧故事,百老汇音乐剧已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日用商品”,被全世界的人们认同着,喜爱看。

  虽然音乐剧是在美国诞生成长的,但其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正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此后的几十年,音乐剧也开始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流行。

  专家指出,音乐剧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它能够打破传统,紧贴时代步伐,给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缓解压力。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使得音乐剧逐渐地走近观众,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改编打头 原创跟进

引进改编、中西合璧,音乐剧在中国本土迅速发展。在引进、移植、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中国音乐剧开启了原创之路

  说到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不得不提《妈妈咪呀!》。《妈妈咪呀!》中文版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上海东方传媒和韩国希杰集团联手打造的。2011年《妈妈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大剧院演出,一亮相便博得满堂彩,兼得了票房和美誉。

  《妈妈咪呀!》描述了发生在爱琴海小岛上的故事。它的情节虽不跌宕起伏,但当舞台的大幕拉开时,你还是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摇摆,跟着剧情感动。这部改编音乐剧舞台完全复制原版,中文版台词在不失英文版精髓的同时,甚至还会不时加入地方方言,惹得观众捧腹不已。

  其实,将欧美音乐剧改编为中文版,《妈妈咪呀!》并非首例。早在1987年,音乐剧《异想天开》的歌声就曾唱响在中国大地上。那时的中国,音乐剧算是很新奇的“玩意儿”。几十年过去了,《妈妈咪呀!》《猫》等中文版音乐剧相继成功,这也说明中国老百姓对精神消费的细分化和专业化。

  当欧美音乐剧的引进和中文改编方兴未艾之时,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剧也蓬勃发展起来。这些年就陆续出现《雪狼湖》《金沙》《蝶》等原创音乐剧。在不断地引进、移植、模仿和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中国音乐剧也开启了自己的原创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东东莞甚至出现了音乐剧的“东莞模式”。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周汉标这样总结,“所谓‘东莞模式’就是采取‘政府扶持、指标管理、企业投资、项目办团、院线营销’的运作模式,每年创编至少1部音乐剧作品。”

  目前,东莞已成功打造音乐剧《爱上邓丽君》《三毛流浪记》等多部剧目,今年年内还将陆续推出5部音乐剧作品。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甚至使得远在北京的演艺圈都形成“要搞音乐剧,就到东莞去”的认识。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教授满新颖就称赞道:“近两三年来,中国出现了剧本扎实、音乐戏剧性较强、本土化程度较高的原创作品,如《钢的琴》和《王二的长征》等。”这两部作品艺术水准都相当高,比如《钢的琴》,全剧18个唱段皆为全新的艺术创作,选用人们熟悉的苏联歌曲做串场,抒发过往岁月的理想主义情怀,使得全剧饱满而有张力。

感受音乐 推广艺术

观众可以从名剧看起,多多积累欣赏经验,通过比较来寻找自己相对比较喜欢的剧目,充分领略音乐的魅力

  随着西方音乐剧的引进、改编和本土音乐剧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演出场次的数量在增加,每年新推出的剧目种类也令人眼花缭乱。许多观众在面对种类繁多的音乐剧时,便常常觉得无从选择。

  如何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剧?武汉大学艺术学系的江柏安教授建议:“真心爱好音乐剧的人们做好心理准备的前提是:投入心态的自我培养,时间经费和好奇心都需要投入。观众们可以首先从了解音乐剧入手,然后再从名剧看起,通过多看音乐剧来积累欣赏经验,通过比较来寻找自己相对比较喜欢的剧目,充分领略音乐的魅力。”

  音乐剧在中国虽然已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对当前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状况,满新颖副教授这样评价,“近10年来,中国大陆每年产生的音乐剧数量平均在10部以上,这些数字和剧目与中国歌剧相比略显高出,与上一个10年中国音乐剧平均每年3部多相比,提升明显。”但缺少故事性和思想性、投资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等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硬伤。

  面对这样的现状,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广和普及音乐剧呢?

  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副主席徐沛东提出了这样几点建议,“要实现音乐剧的发展与繁荣,首先引进国外经典音乐剧,培育音乐剧的市场与观众;其次要购买版权,制作经典音乐剧的中文版,通过制作、表演和运营,从而培养我们自己的优秀人才队伍,这是一个在许多国家被验证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最后,我们需要努力创作一批原创的、优秀的本土音乐剧,并推动其走入国内外市场。”

近期音乐剧演出信息(小贴士)

北京

  ◆繁星戏剧村2剧场 《莎翁的情书之恋爱攻略》 4月23日—6月8 日

  ◆东方剧院 《妈妈再爱我一次》 5月6日—5月18日

  ◆海淀剧院 《Q大道》 5月10日—6月29日

武汉

  ◆琴台大剧院 《BIBAP——拌饭》 5月13日—5月14日

重庆

  ◆国泰艺术中心 《摩登米莉》 5月15日—5月18日

  (制图:李姿阅 资料整理:侯云晨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