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话剧院为孩子创作好剧

时间:2014年05月09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儿童剧《大山上的红灯笼》剧照

  “一部好的儿童剧,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这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不变的口号,如今也成为长春话剧院不懈的追求。

  近日,长春话剧院携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进京演出,并召开专家研讨会,力争将这部剧打磨成精品。《大山里的红灯笼》根据编剧王东风在现实生活中的见闻所创,至今已上演了100余场,深受吉林省观众的欢迎。长春话剧院的儿童艺术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曾推出著名儿童剧《希望之光》,获得第六届文华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如今,改制后的剧院再度将目光移到儿童剧上,期盼重现当年的风采,重拾“为孩子创作好剧”的文化理想。

  “这次我们下大力气选择这么一部剧来打造,就是希望能让人们知道,儿童剧也可能产生大影响!”

  儿童剧在戏剧界一直身份尴尬——说它边缘吧,在不少地区,儿童剧的市场形势比话剧等其他剧种都要好;可说它繁荣吧,儿童剧却一向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小孩子的幼稚玩意儿,上不得台面。“这次我们下大力气选择这么一部剧来打造,就是希望能让人们知道,儿童剧也可能产生大影响!”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鸣雨这席话,说出了长话人的心声。

  优秀的国产儿童剧,一向非常紧缺。目前儿童剧市场主要针对低幼童,稍微大点的孩子往往无剧可看。而即使在低幼童阶段,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的剧目也不尽相同。在国外,儿童剧都实行按年龄阶段分级的制度,而在国内,这一制度仍未建立起来。“一部剧没法涵盖太多东西,分级很有必要。《大山里的红灯笼》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生观看。”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指出,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剧目在儿童剧中本就不多,能达到高水平的就更少了。

  儿童剧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成人写、成人演、儿童看,这无疑给创演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何况它的观众其实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好的儿童剧必须“老少通吃”,让成人也能从中受到启发。面对这种情况,功力不够的创作者很容易在左右摇摆中失去平衡,总想“两头讨好”,却往往两头都不讨好。《大山里的红灯笼》基本实现了“两头讨好”,殊为不易。

  “不仅要蹲下来平视儿童,也要站起来‘大手牵小手’向前走”

  成人写故事给孩子看,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居高临下”,以成人的视角去俯视儿童的世界,去劝说,去规范儿童的行为,让他们听话,教他们长大。这样的剧目往往让儿童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大山里的红灯笼》的编剧却做到了与孩子平等交流。无论是剧情走向、人物性格还是演员们的表演,都符合儿童的风格特点。当然,任何儿童剧,都免不了一定的教化功能,否则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用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剧作家欧阳逸冰的话来说,就是“不仅要蹲下来平视儿童,也要站起来‘大手牵小手’向前走。”

  儿童剧创作难,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剧尤其难。“深了孩子看不懂,浅了大人看不过去,自己也觉得不满意。”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冯俐感叹。再加上现实题材的剧目基本都是新创,没有名气,往往比不上童话剧的票房。因此,如今的儿童剧市场,童话剧占了大半壁江山,现实主义题材严重不足。

  此外,现实主义题材的剧往往有沉重的一面,如悲剧性的故事或弱势群体,而儿童剧却是天然倾向于让孩子们笑。这个尺度如何把握,也是一个难题。《大山里的红灯笼》在这一点上处理得比较巧妙。它描绘了一群大山里的留守儿童的生活,他们平日里见不着父母、吃不上肉;他们需要天不亮就起床,打着红灯笼翻山越岭去上学;他们的教室一下雨就漏,冬天冻得边蹦跳边听课……然而,这看似悲惨的生活,在剧中却展现为轻松的、充满童趣的细节。作者并没有持着同情的态度去写,而是让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快乐,使角色形象显得更真实、饱满。对于观众来说,“在儿童的快乐背后,又可以看到成人能接受的、可以去深入思考的层面。”冯俐认为,这是现实主义儿童剧的基本要求。

  除了题材与剧本的精益求精,一出好戏,还需要演员的全心投入。据了解,《大山里的红灯笼》里的主要演员年龄都超过40岁,为了演好剧,他们会经常到学校“体验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找感觉,才能将一群小学生演得无比真实生动。在研讨会上,不止一位专家表示,这部剧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独特的人物、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正是戏剧的价值所在。”欧阳逸冰表示。


(编辑:孙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