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建筑遗产保护不再“厚古薄今”

时间:2014年05月11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剑一

  不久前,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近现代建筑保护从此有了专家团队。在职能定位方面,委员会将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的意识,探索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方法和合理利用方案。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在成立大会上表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是兼具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化保护工程,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守住乡愁的人文实践工程。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都存在“厚古薄今”的倾向——那些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被视为珍宝,相对年轻的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价值则普遍被低估和忽略。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量建造于20世纪的名人故居、桥梁、学校、厂房等,都在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被拆毁了。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的成立,给那些“幸存”的遗产带来了福音,也势必有助于扭转“厚古薄今”的格局。

  20世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变化最快的时代,也是中国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跨越的历史时期,这期间的各类建筑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巨变的生动实证,具有非常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文化的发展演变是一条完整的链条,如果我们不将20世纪那些独具特色的珍贵建筑遗产保护好,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元素必然会受到损失,我们也将无法留给后代子孙完整的历史拼图。

  从现实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困境:其一,公众对近现代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认知不足,没将它们与那些古老、传统的建筑遗产置于同等的地位;其二,缺乏法律保障,在目前受法律保护的建筑遗产中,20世纪建筑遗产所占比例很小,有很多重要建筑遗产未被列入文保单位;其三,20世纪建筑遗产的材料与传统建筑有差别,在保护和维修方面的经验相对不足。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众多20世纪建筑遗产都属于正在使用的“动态遗产”,由于不具有保护建筑的合法身份,经常发生产权人或使用者为满足当前需要加以变动的情形,致使其整体风格遭到严重破坏。在旧城改造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这些文化财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让许多建筑遗产都变成了“短命建筑”。

  在中国历史尤其近代史上,很多凝聚着先人智慧与文化记忆的老建筑,都消失在了历史烟尘之中,这给如今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留下了巨大遗憾。殷鉴不远,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切勿重蹈覆辙。那些有几十年历史的建筑虽然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很近,但如果不未雨绸缪地对它们进行保护,一旦被毁坏将难以复原。

  我们欣喜地看到,刚刚成立的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已经计划建立更加科学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和筛选办法,并将为各类20世纪建筑遗产登记造册,以及根据保存情况划分风险等级和制定保护方案。这将使得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制度化、系统化的轨道,并促使相关职能部门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给予建筑遗产保护应有的重视;同时,这也将为建筑遗产保护创造更好的氛围。

  同样值得期待的是,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主张对近现代建筑遗产实施合理利用,实质上给城市文化遗存保护工作找到了一条更宽广的路径。这一理念,与加拿大建筑师菲利普·哥德斯密斯所说的“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显然是一致的。像南京1912酒吧街、北京798艺术区那样,不再将文化遗产保护窄化为“封存”,而是将保护的理念贯穿于创造性的“再利用”之中,非但不会减损建筑中的历史信息,反而会让建筑遗产成为城市文化名片。


(编辑:黄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