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聚焦]广播节目口语化不等于“口水化”

时间:2014年05月24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当今为数众多的广播节目都采用口语化表达,以“说新闻”的形式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但近年来,部分节目在追求口语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主持人的语言越来越随意和私人化,而忽视了节目内容上的把关,使广播节目混同于私人之间的聊天,一味耍贫嘴,从而形成了“口水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广播节目不应“私人化”

  广播节目“口水化”的最主要表现,就是主持人将广播节目“私人化”,说一些与受众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在某一档节目的开篇,女主持人说:“今天是2014年3月18日,是一个——嗯——但这一天对我来说不普通,因为今天是我朋友的生日!祝他生日快乐!”这些纯个人的信息与节目无关,与听众也没有任何关联,听众是不会感兴趣的。还有的时候两位或多位主持人互相调侃对方,如一档节目中男主持人说女主持人“你都七老八十了”“你这女的长得像男的”,而女主持人反过来说“我年龄再大,我也有林志玲的面孔,还有林志玲的声音啊”。这些调侃纯属主持人间的自娱自乐,使节目私人聊天的意味格外浓重,听众不仅会觉得无聊,而且还会心生厌烦。这样的内容对节目整体推进没有什么作用和帮助,是不应该出现在广播节目中的。

  “口水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节目的信息量减少。“口水化”节目在话题的选择上,大都表现出过于宽泛、表象化、随意等特征,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陪伴性”节目,大多是准备几首歌,找几条网上的八卦新闻,主持人聊聊新闻放放歌,再插播一些天气、路况等信息。串联起这些内容,就是靠主持人的“聊”,其中随意的成分较多,有时甚至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很容易会“口水化”。如一档节目在介绍明星们春节期间出游的消息时,说到演员周某某到某旅游地时穿着秋裤,因自己穿得太厚而郁闷。主持人由此发挥,开始聊有的人穿什么衣服都像秋裤,有些人怎么穿都不显臃肿,甚至聊起自己的一位同事就曾胖得穿什么都像秋裤。主持人的这些闲聊不仅没有传达出对听众有用的信息,而且格调也不高,直接影响到了节目的整体质量。

“口水化”造成听众流失

  “口水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听众的流失。在当下信息芜杂的环境下,听众需要的,是在较短时间内对信息的有效梳理。如果一档广播节目大部分时间以调侃、戏说乃至议论某些奇闻异事、娱乐八卦消息等为主,不能带给听众实质性的内容,甚至连歌曲、小品等娱乐内容也被淹没在“口水”中,那么,这样的节目自然很难吸引听众。

  “口水化”还直接影响到广播节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此类节目将宝贵的节目时间填充上无关痛痒的“口水”信息,是对节目资源的浪费,是对频率专业性与权威性的削弱。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广播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其最大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信息发布、深度报道等方面,广播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广播节目是以时间为单位进行传播的,“口水”信息过多势必会削弱单位时间里有效信息的传达,浪费听众的宝贵时间。所以说,随意调侃式的“口水化”节目是广播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大忌。

不要随意为节目“注水”

  避免“口水化”,第一,要明晰伴随性口语化与自娱自乐“口水化”的界限区分。口语化只是表达形式的轻松化、贴近化,不等于把演播室变成自家的客厅,因为广播是公共媒体,而不是私人空间。主持人在“说新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入自己的见解、评论,轻松的语言、自然顺畅的串联也会为节目增色。但是这些都是以为听众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为基础的,离开了这一点,就很容易流于“口水化”。

  第二,要安排好节目的内容,努力增大节目的有效信息量,避免因内容单薄而随意为节目“注水”。如河北交通广播的《992大家帮》节目,充分利用广播直播互动、便于参与的优势,以“帮”字为核心,以“大家互帮”为特色,通过听众互助、舆论监督等形式搭建起专业的服务平台,为听众提供切实的帮助。节目不仅在播出时段接听听众的热线,还把热线延伸到节目之外,热线的月接入量达到15万多人次,并多次举办公益活动,调动起了巨大的社会正能量。《992大家帮》每期节目的内容都很丰富,安排得满满当当,主持人自然没有时间说那些无用的“口水话”。

  第三,要增强听众意识,研究听众心理,满足听众的需求。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些主持人希望凭借娱乐化、通俗化来吸引听众,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主持人没能很好地了解听众的需求,片面地以为调侃、玩笑就是娱乐化、通俗化,希望以此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殊不知这是舍本逐末,也背离了大多数听众的需求。反观那些成功的广播节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央广求证》《新闻晚高峰》,北京广播电视台的《话里话外》等,都是在研究听众心理上做足了“功课”,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能够满足听众对新信息、新观点的需求的节目。这些优秀的节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之,在依靠互联网为传播手段的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传统广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拒绝“口水化”,提高节目的品位和信息量,为听众奉献出高水平的节目,传统广播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作者孙荣欣,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