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凡·高爷爷不但会画画还会雕刻

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这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未装修的南房被当成工作室,里面满是绘面、雕塑作品及半成品,地上是雕刻下来的木屑。小院的主人张锡彬笑笑说:“什么艺术家,我这都是瞎鼓捣,登不了大雅之堂。”

  “凡·高奶奶”常秀清在网上走红之后,有读者向本报新闻热线报料,咱天津有位“凡·高爷爷”张锡彬,不但会画画还会雕刻。对此,张锡彬不好意思地说:“我哪能跟‘凡·高奶奶’比呀。”

  端午节前,记者驱车来到宁河县潮白河畔距离七里海10公里的张老仁村,找到了位于村东头的张锡彬家。当时,他正在两公里外的一个村庄为人家画影壁墙。“都快画完了,就剩喝酒了,让你们给叫回来了。”张锡彬说话质朴,没有平常的客套。因为在十里八村挺有名气,他经常会接到些为人画影壁的活。“不提钱,乡里乡亲的,喝喝酒完事。”

  张锡彬生于1942年1月,是张老仁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年轻时参过军、在外务过工,老了又回到村里。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拿粉笔在墙上画小人、用泥巴捏泥人,但真正成规模的画和雕刻,还是在60岁以后。“不喝酒不赌钱,给自己找点事干。”张家也是普通的平房小院,但院子里随处是油彩画的农民画,大都是松龄鹤寿等祈福迎祥的题材,就连院中的凉灶也被他雕梁画栋,捯饬得与众不同。

  在昏暗的小南房里,他打开白炽灯,一一晒自己的作品。一个大号纸箱,里面全是他画的画,约几百张,大部分都没装裱,却能够看出创作者的用心。他的画分几个主题,一部分是农民最喜欢的祈福迎祥的主题,有如他院中的壁画;一部分是传统题材,比如八仙、四大美女等;还有一部分取材于乡村生活,比如他喜欢的花鸟及农村生活情景。

  其中一幅《摘棉花》,生动地再现了七里海一带棉农抢摘棉花的辛勤场面。相比“凡·高奶奶”,张锡彬更加写实,画面上装棉花的口袋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宁河常见的豆粕袋,上面的字迹和商标都分毫不差。

  还有一幅《七里海烟波浩渺》图,是张锡彬应邀做的壁画样本。张锡彬的雕塑全部就地取材,有七里海的泥土,有村边的杜梨木,还有就地挖出的树根。工作室里摆着一个观音雕塑,虽然是半成品,已经很传神。“前些天,在院里挖出一个椿树根,没舍得扔,雕出来了。”张锡彬爱怜地抚摸着这件作品说,“树根太湿,风干的过程中开裂,这都是正常的,等水分出净了,再把缝子给添上。”他摆弄着雕下来的木块说:“这都是我准备用来添缝的。”

  在张锡彬看来,七里海的一草一木都是艺术,什么都可以入画,什么都可以用来创作。“七里海的泥细致出活,我这个五子闹佛,就是泥塑,你看,人物的表情都可以表现出来,不会有半点差池,如果泥不好,做不了这个活。”说着,张锡彬拿起笔来,为童子的小嘴上添一点红色,只一笔,这个小童立即又添了几分活泼,仿佛活了一般。


(编辑:苏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