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艺评论 > 理论学术 > 艺术史

巴金故居保留大量珍贵文献资料 手稿书信齐全

时间:2011年12月02日 来源: 作者:
0
  虽然曾多次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上海图书馆等机构捐赠手稿、图书,但巴金故居中仍然保留了很多珍贵的图书和文献资料。昨天,记者从巴金故居负责人处了解到,巴金故居中整理出图书、书稿、书信及各类文献资料510箱,其中各文种图书近4万册。
  书刊见证历史
  在这些图书中,有不少见证历史的书刊、文献。1932年1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地区,当时曾将商务印书馆的东方图书馆炸毁,巴金先生所住的闸北的民居也遭到日军炮火轰炸,他在文章中曾提到此事,还保存了一份日军的实物罪证,即被炮火吞噬了一部分的外文书,在装这本书的信封上,他亲笔写下了这样的字样:“Max Nettlau的西文著作,1.28日军炮火所毁坏。”这是日军侵华残暴罪行的见证物。一些文献还留下了特殊时代的印记,是研究那个时代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料,如巴金译文《狱中记》的校样上,每页均盖有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蓝章,还有大量责令删除的批注。
  收藏宝贵文献
  巴金的众多收藏是研究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宝贵文献。他收藏的两册完整的《世界》画报,出版于1907—1908年,被认为是“亚洲画报之鼻祖”,不仅印制精美,而且显示了上世纪之初中国一批志士为改变古老的中国,放眼世界的气度和不懈的追求。巴金先生关于无政府主义文献和书刊的收藏被认为整个东亚地区无出其右者,虽然他生前曾集中捐给国家图书馆,但故居中仍有相当可观的遗存,这些资料在当年印量均不大,很多图书馆都难以集全,均为研究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著作版本众多
  巴金先生收藏的个人著作、译作的中外文版本书,既相对完整,又版本众多。他的很多著作的特殊版本当年印数就很少,如今存世更不多。如《雪》的蓝色封面的毛边本,未见有人提过。更为难得的是很多书是巴金或同时代作家的校改本,上面有很多他们校改的手迹。如《随想录》第一集、第二集都有作者校改本留存,萧珊译《别尔金小说集》也有大量校改。另外,还发现沈从文《八骏图》、孙毓棠《宝马》等书的作者改订本。
  外文资料珍贵
  巴金故居中整理出众多外文书刊,大部分是巴金一本本从旧书店和外文书店中淘来的,都是他的心爱之物,书扉往往有他的签名、钤章。目前整理的外文图书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乃至19世纪出版的文学名著、社会思想著作以及各种工具书。巴金先生对喜爱的作家,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赫尔岑、克鲁泡特金等,往往以网罗殆尽的姿态来搜集他们的作品,不仅有全集、文集、选集,还有他们作品的各种单行本、日记、书信集,乃至各种传记、研究资料;不仅有作家的母语版本,还有各种语言的译本。这就形成一个极为难得的外文图书版本库。
  手稿书信齐全
  在整理过程中,整理出多份巴金先生不同时期的手稿、书信、札记片段等,最早的手稿起自上世纪20年代,这些文字大部分都不曾收入《巴金全集》。不仅如此,巴金先生还保存着大量同时代作家的书信、手稿等。如萧乾《南德的暮秋》的手稿,茅盾、冰心、沈从文、丁玲、冯至、曹禺、汝龙等多位作家的书信,写信人几乎囊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所有重要作家。巴金还完整地保留了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半个多世纪读者给他的来信。
  巴金曾参加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多次会议和历次文代会等重要政治、文化活动,会议文件、通知等往往都周全地保留。很多中国文学艺术界的重要活动和事件,巴金也完整地保留了各种文献,成为验证和编撰文学史难得的重要资料。如1979年的第四次文代会,被认为是结束过去、开创新时期的重要会议,巴金保留了完整的会议档案。
  本报记者 夏琦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