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评论> 评论要闻

春晚应满足观众对原创力的高度渴望

时间:2013年02月0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彭 宽
0

【事件】春晚节目单曝光遭网友吐槽

【观点】春晚的魅力大小,只能决定于它推出节目的原创力含量

  春晚节目单曝光,可是据说很多人连点开看一眼的兴致都没有;本山大叔宣布退出,不少网友跟着表态“今年春晚又不用看了”;今时今日,人们对春晚的期待程度低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吐槽春晚”甚至比春晚本身更能引起大众兴趣。一台陪伴国人走过30年的大年夜文艺盛宴,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地步?一句简单的“民众娱乐方式多元化、大众欣赏水平飞速提高”,一句轻飘飘的“众口难调、无法兼顾”,是否就可以把今日春晚的风光不在,解释为时代进步后的理所当然?

  “开门”办春晚,“拆门”办春晚,分会场、直通车、深入互动……必须承认,这几年,春晚导演组的确是绞尽脑汁想办法,千方百计创新意,目的无非是希望继续保持春晚在大众中间的口碑。但是毋庸讳言,努力不少,效果一般。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要厘请这个原因,不妨还是从本山大叔说起。

  近几年来,媒体对春晚的前期炒作,差不多都在围绕着赵本山和他的作品打转转。且不说以春晚所能拥有和调动的海量人才、作品资源,竟然还沦落到需要靠炒作来造势,本身已令人唏嘘不已,而被媒体所关注和炒作的主要对象,居然来来回回都只盯在本山大叔一个人身上,这种现象就更是值得深思。春晚早已被批评过太过依赖赵本山。那么,我们何妨再追问一句,赵本山到底有什么值得春晚依赖?名气?人缘?资历?显然都不是。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作品。

  无论多少专家批评本山大叔的作品太“三俗”,但架不住老百姓喜欢。无论本山大叔的人品存在多少争议,但他带上春晚的每部作品,的确拥有强大的原创力。他的作品肯定并不完美,甚至有些还存在明显的瑕疵。但作品是不是真正“接地气”,作品的内容是不是包含真正的百姓生活实感,让观众体验到多大程度的新鲜感和原创性,判断权完全掌握在拿着遥控器的观众手里。笔者这里无意为本山大叔的作品好坏打嘴巴官司,只是想说一句话,假如春晚的每个节目都有这般质量,本山大叔一个人上不上春晚,还有这么多人在乎吗?

  回顾一下上世纪90年代春晚处于“上升期”时推出的节目,我们就不难理解今天的观众为什么会失望。单拿语言类节目来说,那时推出的相声小品几乎个个经典,作品与生活相契之深,艺术提炼与呈现之妙,至今令人回味无穷。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一大批实力派演员,就诞生在那个时候,春晚的舞台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原创力。无论作品的不相上下,还是演员的各怀绝技,总之节目个顶个呱呱叫,哪轮得到本山大叔一家独大?

  再看今日的春晚,彰显原创的力度不知何时变成了年终盘点的纠结,大小节目个个似曾相识,新老演员人人只求露脸,好作品新作品乏善可陈。新演员只想借机出位,老演员只求应景应时。如此心态和思维下的节目呈现,自然只剩下换花样换形式换包装。偶有原创上的亮点,也被淹没在更多徒具形式的眼花缭乱中。而春晚的舞台一旦失去原创,单凭热闹又岂能满足全国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正因如此,这几年还能始终保持着原创力的本山大叔,才成了春晚舞台上受到大家分外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本山大叔在大众的心目中,其实不过是原创力的一个代表符号。人们对本山大叔的留恋,根本上还是对原创力的高度渴望。

  春晚的舞台原创力匮乏当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但春晚导演组对此肯定可以有所作为。说到底,春晚的魅力大小,只能决定于它推出节目的原创力含量。所以,本山大叔退出春晚,我们不能不担心,但也不禁有期待。我们只希望导演组明白,大年夜抬出一桌回锅翻新的“文艺剩饭”,观众不可能有胃口,而一旦想办法激发出更多更强的原创力,众口肯定并不难调。

(编辑:路涛)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