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评论> 评论要闻

文化出海,汉语作舟

时间:2013年08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飞亚
0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思想的载体,更塑造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这个夏季,如天气般火热的恐怕是汉语了。从《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到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各个语言类节目频频亮相荧屏,引来众多关注。尤其是“汉语桥”大赛的举办和播出,更是聚焦了不少目光。

  由央视与国家汉办联合主办的“汉语桥”大赛,始自2008年奥运会前夕。从第一届的5个赛区25所高校到如今的 27个赛区近200所高校,从最初只有300人参赛到如今的上万人,规模扩展的同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这其中既有赛事专业性、可看性提升的因素,更关键的,还在于汉语在全球流行度的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来华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40万。不仅如此,国家汉办在海外开设的400所孔子学院、535个孔子课堂,就像一颗颗汉语传播的种子,已经在108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而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之中。

  “汉语桥”大赛的初衷,是为来自全球的在华留学生搭建一座学习之桥,也为中国各大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搭建一座互动之桥。

  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愈加浓厚,了解中国的渴望更为迫切,汉语学习者的人数也将越来越多。如何让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取得更佳效果,如何为全球“汉语热”持续加温,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汉语桥”大赛的目标所在。正如荣获第二届“汉语之星”称号的也门留学生阿马尔所说:汉语大赛,就是一条汉语的“丝绸之路”。

  “汉语桥”大赛的举办,更是期冀为中国和世界搭起一座文化的对话之桥。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而最本质最成功的交流,必定包含了文化层面的深度理解。

  当今的中国,一方面在国际上地位迅速提升,备受瞩目;而另一方面,和经济、政治的影响力相比,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影响力仍然滞后。以文学作品为例,中国的大学生对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作家耳熟能详;而在西方的知识分子阶层,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的人可能百中无一。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尤其如此,国外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缺乏整体的认识,推介哪位作家、哪部作品、由谁来翻译,都充满了随机性。无怪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多学者感叹国内与莫言同样优秀的作家还有很多,只可惜都“养在深闺人未识”。

  从表面看,当代文学难以走出国门,是受限于翻译,受限于语言的障碍;往深里瞧,译介的萧条其实也折射出一些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冷漠与成见。而汉语则是打破这种“孤岛”状态、扩大文化传播的最佳媒介,“汉语桥”大赛也为汉语发挥媒介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思想的载体,更塑造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只有体会到了语言中的文化意蕴,才算是掌握了一门语言;也只有掌握了一门语言,才能真正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

  文化出海,汉语作舟。借着“汉语桥”大赛的东风,希望世界对中国多一分了解,少一分误读与偏见,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中,绽放出中华文化的灿烂光芒。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