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行里的拼命三郎——记晋南威风锣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湖

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董文达

王振湖(左)在指导队员打鼓

  新年期间,山西临汾锣鼓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临汾市锣鼓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一支支锣鼓队轮番上场,那宏大的场景、威武的阵营、火热的激情,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震撼。评委席上,一位老人的眼里满含泪花,古铜色的脸庞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他就是年近八旬的晋南威风锣鼓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湖。

  晋南威风锣鼓是诞生和流行在山西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王振湖的老家山西省翼城县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尤其是花鼓文化闻名三晋,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正月初一到十五,翼城东西南北走,百岁老翁五岁童,花鼓打得震天响。” 王振湖从小学开始就是花鼓队的追星族,花鼓艺术从小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1957年王振湖进入山西大学学习,在校期间,他学习极为刻苦,《中国古代文学史》、《民间文学概论》等课本被他翻得散了架,只好用绳子串起来。4年的大学苦读,为日后他从事文化工作和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学毕业后,王振湖被分配到文化系统工作,从此一生与文化为伴。担任临汾市文化局副局长时,他十分注重临汾民间艺术的发展。为支持蒲剧和眉户戏的发展,王振湖经常深入剧团,通过个别谈话、开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临汾的戏曲文化呈现出了万紫千红的局面,蒲剧演员任根心、郭泽民等先后荣获梅花奖。王振湖还和殷国富、宋庆云等指导完成了《浮山县民间文学集成卷》、《襄汾县器乐曲集成卷》。不过,王振湖本人最钟爱的还是晋南威风锣鼓。自上世纪80年代担任锣鼓协会会长至今,王振湖一直在为威风锣鼓的振兴和发展奔走、呐喊。由于他一心扑在锣鼓上,因而被人们称为锣鼓行里的拼命三郎。

  在王振湖的努力下,如今临汾的锣鼓行业已由规模较小的一个个草台班子,变成了浩浩荡荡的锣鼓大军。坐在笔者对面的王振湖扳着指头,说着今日威风锣鼓的现状:一是人数上规模,过去是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现在有几百上千名从业者;二是普及面广,过去只有农村的少数男子打锣鼓,现在是男女老幼、工农商学兵齐上阵;三是影响力大,过去队员的活动范围只限本村、本乡、本县,现在是漂洋过海满天飞;四是研究力量强,过去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很难找到威风锣鼓的相关资料,现在仅理论专著就有十几部;五是锣鼓队的表演形式更注重美感,很受现代观众的欢迎;六是市场开发越来越成熟,锣鼓家什制造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说到这些成绩,王振湖滔滔不绝,甚至手舞足蹈,充分展现出他对锣鼓文化的热爱。

  为使威风锣鼓这一古老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王振湖想了许多办法。他借助锣鼓协会这块阵地,多次组织各种锣鼓大赛,为各个参赛队伍提供相互切磋和交流的平台,使临汾的锣鼓艺术水平快速提高,锣鼓品牌知名度骤增。

  多年来王振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遇大的集训,他总是和队员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队员们吃一份苦,他要吃三份苦。随着年龄的增大,王振湖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增添了白发。人们劝他悠着点,他笑笑不改初衷。有次在洪洞训练时,他突然病倒了,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人们劝他多休息休息,他却又出现在训练场上。在训练中,王振湖和同事们既遵循传统又大胆创新,不断赋予晋南锣鼓鲜活的时代元素。他还十分注重对队员整体艺术素质的培养,向他们宣讲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了队员们打好锣鼓的自觉性。

  1995年王振湖退休了,按说该享享清福了,可他仍然一心扑在锣鼓事业上。孩子们在深圳工作,老伴儿带孙子一去就是6年。其间,儿女们多次让他去深圳,他总是说:“我的事业在临汾,我不能当逃兵。”王振湖一个人留在临汾,跑市场、搞比赛、办训练班,整天风风火火,忙得不可开交。锣鼓协会是一个民间组织,每次搞活动,经费缺乏是头等大事。为此,他东奔西跑,说破了嘴,跑断了腿。多年来,王振湖省吃俭用下来的钱都用到了锣鼓事业上,他常说:“为了威风锣鼓的传承,什么样的苦我都能受。”王振湖还痴迷于对威风锣鼓的渊源、曲谱、音乐、服饰等的研究,编著和出版了《威风锣鼓》、《威风锣鼓的保护》等一系列鼓乐专著。2009年,王振湖被命名为晋南威风锣鼓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大学同学为他举行庆功会,王振湖手捧酒杯,动情地说:“能为威风锣鼓的振兴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足矣!”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