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为非遗传承人编家谱

时间:2013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晓风 李雪

80多岁的费保龄在给北京扎燕风筝上色。 杨巍 摄

  “这是件积德的大好事!”抚摸着崭新的《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北京扎燕风筝传承人、86岁的费保龄老人赞不绝口。翻开书中自己关于扎燕风筝的口述,老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书里的人我几乎都认识,要没有政府支持,任这些手艺自生自灭,早看不着这些绝活了。”

  近日,北京市首部由区县编辑的“非遗传承人家谱”——《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东城区包括传统音乐、曲艺、医药、民俗在内的八大类70个非遗项目,126位进入区级、市级、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人的传承项目、从艺历程、个人成就和代表作品等信息一一载入,被传承人评价“留住了东城非遗的根”。

  三百万字初稿

  “老崇文区是非遗的窝子,捏泥人的、做景泰蓝的、象牙雕刻的都在这儿。”原住在北京东三条的费保龄回忆道。2010年老崇文区和旧东城区合并后,非遗项目多了,保护的责任也日益增大。截至2012年年底,东城区有118个项目进入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27个进入国家级名录,52个进入市级名录,被命名的代表性传承人有207名。如何保护好这些非遗项目,留下珍贵史料,让非遗传承人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东城区文委来说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认定传承人和掌握技艺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但便于史料留存,也有益于该项技艺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提及编辑该书的初衷,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表示。认清了形势,2010年底,由东城区非遗保护中心牵头、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地方文献部负责采访的10余人的工作小组很快成立。

  让东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建业没想到的是,这项梳理非遗传承谱系和发展脉络的工程用了3年时间。“约传承人就很困难,出国的、生病的,很难凑齐,采访人数多达百位,基本上每天都在采访,加上整理录音,花费了近一年时间。有的传承人手艺好但不善于表达,得搜集大量资料完善补充。”杨建业还说,书籍初稿完全忠实录音,有的人谈三四个小时,整理成文字最少也有两三万字。初稿完成后,编辑们逐一核实地名、人名,每位传承人删减到3000字,着重突出技艺传承的部分。

  和时间赛跑

  采访中,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马宁发现,他每次采访都要带些纸巾,因为传承人每每提到传承艰辛,便会忍不住掉眼泪。“现代社会对名利的追逐和传承人对艺术道路的坚守使他们的传承道路充满坎坷,每次采访对他们来说几乎都是一次人生的回忆史。”马宁感慨。

  “葡萄常”料器是北京独有的以葡萄为造型的玻璃工艺品,因慈禧太后的封赏而得名。随着时代变迁,“葡萄常”几度沉浮,传承此技艺的常家五女在“文革”中有4人去世,只剩年近古稀的唯一传人常玉龄,几近绝迹的手工艺得以保留。“葡萄常”的第五代传人常弘回忆起师傅常玉龄以及传承过程的辛酸时几度哽咽。

  令人遗憾的是,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钱美华在该书策划之前已经去世,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承人张本兴、北京木雕小器作传承人马慕良在该书未出版之前也纷纷过世。“写书时马老已经因癌症住院,其间多次问起书的进展,并向我们提供资料。”马宁说,“传承人很多去世了,民间艺术面临无法传承的危机,所以一定写好这本书。”

  跟当初预期“有点距离”

  在大家认真完善每个细节的同时,杨建业也坦承,该书跟当初的预期“有点距离”。“我们本想根据传承人的口录,加上历史资料出一张采录光盘,但这次没有实现。非遗两年申报一次,非遗名录不断扩展,传承人也不断增加,我们准备两到三年修订一次。”杨建业还说,通过编书他发现很多传承人有很高的造诣,也有很多重要的作品,但资料保存得不是很完善,师徒之间的传承关系也不是很明确,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出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东城区针对传承薄弱的非遗项目开办了传承人研修班,今年还准备做‘非遗大讲堂’,请非遗保护专家和传承人给市民授课,向社会普及非遗知识,使非遗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李承刚说。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