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戏曲演出的特点和规律

时间:2013年04月2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文峰

  中国戏曲是在民间产生的,同时又是在民俗活动的氛围中逐步成熟和发展的,乡村始终是它的主要市场,农民始终是它的主要观众群体。在自然地理、经济文化、观众审美意识诸因素的制约下,各地乡村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演出习俗。这些演出习俗又影响到乡村演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不同于城市戏曲演出的特点和规律。

  乡村的文化娱乐生活受农时制约,乡村演戏呈现季节性,一般集中在春耕之前农历的正月、二月,麦收之后的六月、七月,秋收之后的九月、十月。北方乡村由于冬天寒冷,十一月、十二月很少有戏曲演出。南方天气炎热,七月、八月也很少有戏曲演出。传统节日也是我国各地乡村戏曲演出的旺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许多地方亦有演戏的习俗。如藏族的雪顿节,是藏戏演出最集中的节日。

  乡村戏曲演出与农民的宗教信仰也密切相关。酬神赛会、春祈秋报、红白喜事,各地乡村都有演戏的习惯。农民信奉的神灵有山神、土地、财神、灶君、龙王、观音等。农民的宗教信仰,佛、道、儒的观念都兼而有之,主要是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乡村中的庙会戏,最初是出于“酬神”的愿望,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宗教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化,而成为以“娱人”为主的演出。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乡村的庙会戏普遍得到了恢复。

  笔者在山西临县佛堂峪村看的演出,就有村民“酬神”的意思在内。在戏场的后面,即舞台的对面,设一个用红布临时搭起来的神棚,里面有龙王、二郎神、观音菩萨、财神、土地神、山神等14个牌位。牌位前供有果品、香烛,由一个记账先生经管所捐戏资的账目。笔者见有一老者走来,在神棚供桌前磕了一个头,但并未捐钱物。听记账人说,村民不用现交钱,记一个数,年终结算。我们就此问村里干部对祭祀的看法,村干部无奈地说,不搞这个形式,村里一旦有个天灾人祸不好交待。再问看戏的村民信不信神?大家笑笑,没有一个人肯回答。由此看来,酬神演戏只是乡村数千年延续下来的一种习俗,不能简单地看做迷信活动。如果像文化大革命中那样,把它作为“四旧”破除,就等于剥夺了农民看戏娱乐的权利。故我们在研究民间戏曲的时候,要尊重乡村延续了几千年的民风民俗。

  在广大乡村,还有给逝世的老人送殡和为儿女成亲时请民间鼓乐班作场奏乐的习俗。鼓乐班除吹奏民间曲调外,还吹奏戏曲唱腔,有时还有离退休的戏曲演员参加清唱,这也是戏曲延续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形式在山西乡村普遍存在,上党地区称之为“扮代嚎”“钻丧棚”,晋西吕梁地区称之为“赶事宴”,参加清唱的人一天有20至30元的收入。笔者的老家在吕梁地区,这两年回老家探亲,曾看到过这种演唱形式。参加演唱的一般都是剧团有演唱功底的主要演员,一生一旦,在胡琴、唢呐、鼓板、电子琴等混合乐队的伴奏下清唱戏曲传统剧目,如《打金枝》等。这些演员既能唱戏曲,又能唱流行歌曲,而且演唱水平较高。无论是办丧事还是办喜事,主家请鼓乐主要是图个吉利热闹。遇高龄老者驾鹤西去,当地人认为是一件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故又称之为喜丧。儿女请鼓乐一方面是为逝去的老人送行,另一方面是代逝去的亲人向亲朋好友表示酬谢,为大家提供一次观赏民间艺术的机会,这也是长期形成的民间习俗。这几年,民间的演戏习俗有了新的发展,商店新开张常常请当地有名的戏曲演员唱一段,笔者在山西晋城市就看到了这种场面。

  我国各地乡镇都有在固定的时间举办商品贸易活动的习俗,农民到市场上买自己需要的生活和生产物资,或出卖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北方称“赶集”,南方称“赶墟”。赶集的日子是民间戏班和各种民间艺人行艺的好时机,商家亦常常组织演戏来吸引顾客。新中国成立前,集市贸易中的戏曲演出,一般由当地的商会出面组织,常常将集市贸易与当地大的庙会结合起来,如关帝庙会、财神庙会、城隍庙会等。农民既来烧香许愿或还愿,又来做买卖,还来看戏,一举多得。故这种庙会演戏的规模都比较大,常常是几个班社同时演出,唱对台戏。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些庙会因带有迷信色彩大部分被取缔了。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各地政府为了活跃市场经济,促进商品贸易,增加财政收入,每年都要举办一到两次商品交易会,组织各种民间艺术演出,地方戏是其中的主要节目。笔者在陕西的宜川考察民间戏曲时,正赶上当地举办这样的商品交易会。在县体育场,既有戏曲,又有电影;既有歌舞,又有魔术杂技,还有各种游戏和许多卖小吃的商贩,商摊货铺集中在体育场前的一条大街上,游客和观众有数万人,热闹非凡。当晚演出的戏曲是蒲剧《薛刚反唐》,尽管天气已经冷了,但台下的观众还是被唱了几百年的薛家将不畏权奸、赤胆报国的悲壮故事所吸引。由此可见,古老的戏曲艺术在乡村还有很大的魅力。

  为演戏,各地乡村都建起了钢筋水泥新式戏台或仿古式戏台,笔者在山西省长子县下霍村参观了该村建的3座戏台。一座建在村民委员会大楼前的广场上,有两座建在村外白云山庙前的广场上。平时演戏在村里的戏台,白云山庙会时,则请两个剧团唱对台戏,可见此地演戏之兴盛,农民好戏之强烈。

  由此,文化部门应针对乡村演戏的特点制定满足基层群众看戏的政策,戏曲院团也应根据乡村演出市场的规律安排自己的演出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更应根据乡村演戏的习俗保护传统戏剧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