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就是这一口儿——走访北京的民间曲艺票房

时间:2013年05月27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学思

天乐票房的票友在表演相声 天乐一笑 摄

北京有群热衷传统曲艺的人,他们常常笑着说自己的表演水平不够专业,但对曲艺的那种坚守、那份热爱用“专业”二字形容应该不为过。每逢周末都是他们聚会的时间,切磋交流、表演排练,不取报酬、风雨无阻。

  这一聚会的地点叫做“票房”,是过去老北京的曲艺业余爱好者自发凑到一起表演排练的相对固定的地方,是一个单纯以人情为纽带的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现有曲艺票房10余个,每次活动最多可达到200多人,最少的也有20余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曲艺票房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中蕴含着些许的无奈,但同时也充满着希望。

  定期聚会绝不含糊

  63岁的薛永祥是北京曲艺票友联谊会(简称“北票联”)票房的现任负责人,每逢周六,午饭后他都会早早来到新街口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支好鼓架、烧好热水、打开音箱、弹起三弦等着老朋友们的到来。整个下午,票友们轮番上阵,单弦、京韵大鼓、北京琴书、梅花大鼓……各类鼓曲节目几乎都能看到。这些票友大都是退休的老人,其中还常有些专业团体退休的老演员。票友在台上演唱时,台下的听众会津津有味地打着拍子,甚至是小声地跟着哼唱,演唱者若是忘了词,准有台下的听众给提词。票房的过排(票友到票房排练)在形式上虽自由随性,但组织安排却在自觉之中不乏井井有条。

  74岁的关世良是鼓曲的超级粉丝,常常是追着票房跑,虽然每次要在路上辗转一个多小时,但每周的这场曲艺聚会他是场场不落、风雨无阻。“我这一辈子,就好听这一口,别看我们年纪大,但是唱起鼓曲来可都不含糊。”关老说这话时一脸得意。

  天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里年逾九旬的佟奶奶正步履蹒跚地爬着楼梯。“走,姑娘,上三楼,听曲儿去。”佟奶奶见到记者赶紧招呼一块儿听曲儿。佟奶奶虽不会唱鼓曲,但是作为忠实观众每周都会到天桥曲艺茶社票房报到,她说听着鼓曲总能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

  最近几天,从事媒体工作的“80后”女孩周京又开始在微博上“广发英雄帖”,张罗着本月天乐票房的活动。2005年,一群喜欢相声的年轻人在当年“德云社”的网上论坛里相知相识。铁杆观众做久了,也想站站台、试试手,于是天乐票房应运而生。2008年,同类的一笑春秋票房也正式成立。这两个票房的活动以相声为主,每月活动一次,人群从几岁的小孩到几十岁的老人不等,但还是以30到4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为主。“票友们在微博上的互动十分密切,我们会把每次活动的段子上传到网上,供因时间关系没能到场或外地的曲艺票友交流分享。可以说,我们的票房活动是实体、虚拟两条线并行发展。”一笑春秋票房的负责人刘大洋说。

  为爱好也为传承

  相传票房在清代中期就开始形成,最初是八旗子弟研习和演练曲艺等文艺活动的地方,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旗籍子弟逐渐失去特权地位而走入了低谷。到了20世纪30年代,为了继承和发扬曲艺艺术,培养年轻的曲艺爱好者,在一些曲艺名票的号召下,北京又重新建立了许多曲艺票房,到60年代初发展到了最高峰,后在“文革”前夕宣布停止过排。“文革”结束后,北京的曲艺票房又开始恢复,但主要以私人票房的形式存在,以娱人娱己为目的。

  “最早的票房主要以唱岔曲为主,一般很少唱大鼓,但是如今唱鼓曲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我们的票房也就没有原来那么多的规矩,过排的曲种没有太大的限制。” 薛永祥说,“过去单弦的段子有上百个,但如今能唱出音的恐怕也就只有30多首了,而会唱这些段子的人大都是喜爱鼓曲的票友,我们组织票房的活动一是因为自己喜欢,二是为了让这些曲子能够一直唱下去、传下去,否则人走了,曲子也就真的都带走了。”

  “我们办票房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供票友们自娱自乐、展示自我、历练技艺,而时间长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多了许多专门来看过排的普通观众。虽然我们的票房活动以相声为主,但如果票友们想表演其他曲种我们也十分欢迎,山东快书、太平歌词、京韵大鼓也都来者不拒。我们办票房的目的也是希望传统曲艺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丢失,各类曲种应该齐头发展。”周京还表示,“时间长了票友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除了票房活动,有时还组织一些聚餐、郊游。”

  在北票联票房活动中,记者遇到了刚读高一的白一多,因为一次偶然,他喜欢上了鼓曲,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票房是个学习和交流鼓曲特别好的地方。”白一多说,“票房里的老人们非常担心鼓曲的传承,每次看到我来了,他们都特别开心,看到他们开心我也挺开心的,尽管以后我不一定会专门从事这个,但是我还是会常来。”

  政府支持解难题

  每次的曲艺票房活动都会带给票友们无尽的快乐,而在背后,各家票房却也都有各自的顾虑。薛永祥说:“北票联每次活动都需要请弦师为票友们伴奏,弦师一次的酬劳在12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480多元的支出目前只能靠核心票友的个人出资,对于退休的老年票友来说压力相对较大。” 据刘大洋介绍,一笑春秋票房每次活动租用的场地费在500元左右,由核心成员平摊,这一费用并不影响票房的正常运行,但票友们平时的工作较忙,没有过多的精力来排练节目是目前比较棘手的问题。周京对此也有同感,每次活动前,她都要负责提前与票友们沟通,排出活动的节目单,但有时节目数量不够就只能取消当月的活动,顺延到下一个月再演。“另外,由于我们的场地是票友们通过私人关系免费借用的,所以有时也难免会遇到突发状况。”周京说。

  近几年,为了解决民间票房的难题,地方政府伸出了援手。2006年,天桥街道办事处投入10万元成立了天桥曲艺茶社。票房的演出场地近200平方米,不仅有舞台,还置备了现代化的灯光、音响,聘请了北京著名弦师孙鸿宴及其3名徒弟为乐队伴奏,每周日免费向鼓曲票友和观众开放。由西城区文化馆主办的“曲艺之家”票房更是设施完备,活动场地可容纳150余人,每周的活动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每逢过年过节,“曲艺之家”还会策划大型的表演活动,常常还有曲艺名家来玩票,带给曲艺爱好者们许多惊喜和期待。

  73岁的孙鸿宴从事了一辈子的曲艺事业,直到现在仍坚持每周3至4场的演出,谈到近几年曲艺票房的变化时,他说:“过去票房都是在私人家里,如今在政府支持下有了剧场、灯光、乐队,表演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希望唱曲说书的人也能够越来越多。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拉动了曲艺的复兴,但传统曲艺包括鼓曲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