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徽州板凳龙 添丁祈福庆佳节

时间:2013年06月03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江志伟

板凳龙

  徽州板凳龙流传于安徽省黄山市一带,因其龙身由一条条改良的长板凳首尾相接而成,故名徽州板凳龙,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2009年入选安徽省非遗名录。

  徽州板凳龙表演是聚族而居的徽州村民在每年的元宵节、春节、春社等传统节日时举行的民俗活动,涵盖“做龙”“接龙”“游龙”“舞龙”“拆龙”等内容。

  “做龙”是徽州板凳龙表演的前期准备。通常,板凳龙的龙头和龙尾由各村用公款邀请专业匠人制作,敬奉于祠堂里供村民欣赏备用;龙身则化整为零,根据族长给出的统一尺寸与样式由各家各户自行制作,由族长验收。每段龙身均由板凳、手柄和灯笼三部分组成。板凳凳面首尾两端各凿有圆形洞眼,一端洞眼用于舞龙者穿入手柄,另一端的洞眼则用于与后一龙段手柄的连接。凳面上所装红灯笼的数量各不相同,其蕴涵着的民俗寓意非常有趣。在徽州方言中,“灯”与“丁”同音,徽州板凳龙以“灯笼”代“人丁”,每个凳面上红灯笼的数量代表各家男丁的人数。点亮灯笼,寓意着人丁兴旺。

  “接龙”仪式通常在祠堂前的乡场上举行。每家每户派出一名代表盛装打扮扛着自家的龙段,按辈分大小依次排成长队。族长下令“接龙”,首先接龙头,依次接龙身,每接一段龙身,舞龙者都要高喊一声“接龙啰”,最后接上龙尾。接着,族长下令“点烛”,顿时鼓乐齐鸣,龙身上的红灯笼依次点亮,进而进入“游龙”阶段,舞龙队伍沿着村路蜿蜒经过村里的每家每户。徽州板凳龙的长度由各村户数的多少而定,一般八九十户的村庄连接成的板凳龙通常有100多米长,这也使得游龙的场面十分壮观。

  沿着村路行进的“游龙”,最后要返回乡场中央进行“舞龙”表演。在锣鼓声中,舞龙师傅们会使出浑身解数,或作“神龙出海”,或作“地龙望月”……“舞龙”进入尾声时,族长下令“拆龙”,然后各家各户的舞龙者会迅速拆下自家的龙段,争先恐后地奔跑回家。传说先跑回家者,当年会发财、添丁。

  徽州板凳龙以“一丁一凳一小龙”,连成“一村一姓一长龙”,庆佳节、盼兴旺、求发达的民俗意义一直流传至今。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