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传承保护之路

时间:2013年07月1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朝阳 张建友

让民族风情在歌声中传扬

——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传承保护之路

罕伯岱村民在演唱民歌

  “光阴似箭你已经长到了18岁,离开父母就要嫁到婆家去。到那里要尊敬老人懂礼节,和同辈人要笑口常开和谐欢聚。”这是一首流传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罕伯岱村的达斡尔族民歌,不但曲调优美,歌词也生动感人。然而这一流传了300多年的民歌,一度面临人亡歌息的境地。近年来,当地政府和非遗保护工作者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鲜活的少数民族艺术,他们一方面深入乡村进行抢救性挖掘,一方面通过宣传和开培训班等方式予以传播和推广,以期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够像达斡尔族人民现在的生活一样越来越好,世代传唱。

  会说达斡尔语的村民不足百人

  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年间,沙俄大举入侵我国黑龙江省,居住在嫩江北岸的达斡尔族人大量迁徙到富拉尔基地区,在现在的罕伯岱村形成聚集村落。在达斡尔语中,达斡尔是开拓者的意思,居住在这里的达斡尔族祖先不仅开拓了本民族的生存家园,也创作了许多颇具民族风情的歌曲。

  与其他地区的达斡尔族民歌相比,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节奏更加鲜明,音调更加热情奔放、柔婉多变,歌词大量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方式,通过反复咏唱,诉说罕伯岱达斡尔族人民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些民歌通常是在野外生产劳动间隙创作演唱、即兴填词,并与舞蹈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达斡尔族人民纯朴、豪放、勇敢、坚强的性格。2008年,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达斡尔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民歌的传承只能靠口耳相传。罕伯岱村是我国最大的达斡尔族聚居区,现有达斡尔族人口2000余人,然而会说达斡尔语言的村民已不足百人,多数年轻人只能说上只言片语。能够自如演唱民歌的人也不超过20人,且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专家们认为,语言问题成了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传承的绊脚石。

  带着烧酒访民歌

  为使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之花能够盛放,富拉尔基区区委、区政府和区文广体育旅游局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做了深入的调查走访。

  富拉尔基区文联主席、区文广体育旅游局原局长张书君和富拉尔基区文化馆副馆长李国良不辞辛苦,深入民间进行走访。可是,在工作开展之初,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此项工作的意义,并不十分配合。于是张书君和李国良就采取先交朋友后采风的方式,自掏腰包,拎上烧酒、熟食、小礼物,一趟趟往村民家跑。常常一待就是一天,几乎“长”在村民家里。

  李国良请村民郭德财帮助,将会唱民歌的老人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李国良说:“饭菜一摆上,酒一喝开,达斡尔族人性格中豪爽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兴起时他们就边唱边跳,而我就趴在坑头上唰唰地记录。”因为语言不通,而且村民们对有些歌词的记忆也比较模糊,张书君和李国良二人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准翻译,还必须保持达斡尔族民歌的原创风格,难度可谓不小。但事在人为,通过对民歌曲目的积极搜集,目前已整理出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经典曲目30首,而且《罕伯岱达斡尔族传统民歌》也将于明年出版。通过对民歌的整理挖掘,张书君感触颇多:“真没想到在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有这样丰富的达斡尔族民歌。一个村子,能原创出这样鲜活有特色的作品,真是不可思议。想到这儿,我就恨自己为什么没早一点儿开始挖掘这些宝贝。”

  培养更多的民歌传承人

  在积极收集整理民歌曲目的同时,富拉尔基区还积极推进对民歌的宣传工作,省区市电视台都专门为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拍摄了专题片,并在全省范围内播放,使得当地的群众对这一项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民众参与保护的热情也逐渐提高。

  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许多村民开始自发地加入到传承和保护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队伍中。以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莫金忠为首的几位老人自发地向村里的中青年人及学校里的达斡尔族学生传授民歌。莫金忠的三女儿莫雪银也经常和姐姐在村里教族人唱歌。莫金忠的外孙女鄂震也把传承罕伯岱民歌视为己任,在姥爷的影响下改学音乐专业,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专业,如今她已经掌握了20多首传统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演唱。

  为了拯救这项民间艺术,让其活态传承,富拉尔基区文化馆还举办了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传承人培训班,聘请莫金忠等为年轻的村民教授民歌。2011年4月,第一期民歌传承培训班启动,共有70多名当地和周边地区的村民报名,经过为期20天的培训,90%的学员都顺利毕业,有60多位村民可以自如地演唱10多首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区文广体育旅游局和当地政府还积极筹措资金为罕伯岱村建立了民歌传习所,为村民们进一步学习和交流民歌提供了场地。在各方的努力下,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传承和振兴有了生机。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