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行风> 新青年

杨一博:“时代给了我一支笔”

时间:2022年10月12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渝 张宝瑞
0

杨一博:

“时代给了我一支笔”

  2021年9月,杨一博(左)同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张千一等词曲作家一行在新疆采风

  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东北考到北京,自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唐建平教授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习,随后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赵季平先生,成为他的首位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一路努力、向上成长的“80后”作曲家杨一博在多元类型的音乐创作、大体量的创作经验累积中保持着创作的好奇与尝试,不循规蹈矩,不断突破、创新、调整,以作品回应着时代之问,一部部极具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的作品反映了他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我来自普通的人群,更能理解那些形形色色、可爱可敬的普通人;我的音乐就是体验真善美,描绘普通人的人性的光辉,‘为人民抒情’是我自觉的选择。”

  以下是杨一博的讲述。

“追求真、善、美是我的创作动力”

  如何展现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勤劳朴实、真诚善良的可爱人民?如何在音乐中表现他们的忧愁、喜悦、欢乐?如何捕捉记录人性的闪光点?这些都是吸引我不断深入探寻的创作动力,在对每一部作品的探索中,“真、善、美”始终是我追求的创作主题。

  我很荣幸能成为赵季平老师的学生,跟随老师学习作曲。我还记得在赵老师第一堂课上,他拿出几首自己以李白诗歌为题材创作的音乐作品,让我进行配器,在我对作品进行分析并完成配器后,老师耐心修改指导,这实际上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在录音中,赵老师很尊重年轻人的想法,并根据我的思路给出许多完善的建议,让我获益匪浅,也深受感动。在跟随他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受影响,也逐渐理解鲜明的主题决定着音乐的气质和风格,而结构令音乐表达更完整,后来我对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合创作,也是得到了赵老师的启发。

  2021年,我参与了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的音乐创作,写出了《我的父亲》《喜泪》《父亲的唢呐》《跪别》等音乐作品。电影中,音乐作为电影语言的补充,辅助剧中人物表情达意,烘托故事情感。

  我的作曲配器运用了钢琴、唢呐、竹笛等,同时穿插民乐、弦乐、女声吟诵等来表现人物从克制到爆发的递进式情感。在焦裕禄书记与娘亲分别的时刻,音乐成为焦裕禄不舍告别母亲的情绪宣泄;结尾时,以女儿焦守云的女声诉说视角唱出对父亲的思念,同时,女声也代表今天的我们来纪念为兰考县脱贫发展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书记,娓娓道来“好干部”的动人故事。

  创作亦是学习精进,在音乐结构和形式上,我希望不断实验、改编、创新,让形式新颖有趣,结构丰富完整,来表达我所理解的“中国故事”。

时代更替,推陈出新

  近些年,我跟随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中国音协、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了重庆、西藏、海南等许多地区和县市。这些地域的民歌文化、多彩的乡间风貌和淳朴的民风点燃了我的创作灵感。在广阔美丽的中国大地上,我汲取着不同地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养分,诉说着时代之音。

  2020年,我参与了北京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组曲音乐会《中轴》的创作,提交了作品《水润万宁》。万宁桥是我中学记忆里的标志性建筑,少年的我无数次经过这座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桥,庄严的皇城建筑连接着北京市井的烟火气,恢宏庄严与古朴温润两种气质交融于一拱桥间,这两种气质如何用音乐来展现?民族与流行的碰撞将历史与当下连接,这是我对改编创新的一点体会,包括后来我参与创作的舞剧《英雄儿女》,民族交响音画《孙子兵法·回响》亦是如此。

  2018年,我参与到由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和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原创交响合唱《奋进新时代》的主题创作中。和老中青三代优秀的音乐家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潜心创作、倾情奉献,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地域民族风情和当代中国音乐表达有机地结合,既是创作,又是学习。

  在几次改稿会中,著名作曲家印青老师等经验丰富的前辈艺术家们,为我们青年创作者保驾护航,不仅尊重、包容我们的创作想法,对原创歌曲一首一首地进行细改分析,而且在修改的过程中又传授给我们很多专业技巧。参与这样的主题创作,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民族的语言和调式如何与当下流行的音乐语言相结合,这次实践也为我打开了“直抒胸臆”这一音乐抒情方式的大门,最终创作出女声独唱《奋斗才有幸福来》。

歌声悠远,同频共振

  经典是历史之镜,镌刻民族之魂。经典的音乐主题历经时间的洗涤,浸润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回望历史,一代代革命先辈对祖国的热爱和舍生取义、敢为天下先的英勇豪情犹在眼前。对经典作品的创新,表达了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对历史的深厚感情和思考;对经典作品的改编、融入新元素,可以让当下的音乐受众更好地欣赏作品,在流淌的旋律中实现同频交流。

  我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以来,在《小二黑结婚》《江姐》《白毛女》等红色经典歌剧重排的工作中,得到了大量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也将这些积累和升华倾注在了刚刚和前辈作曲家合作完成的歌剧《唱响南泥湾》之中,荣幸与不安同在。以阎肃、羊鸣老师为代表的第一代红色经典歌剧的初创者,他们成长于革命年代,对那段历史有切身的体会。那么,作为后辈的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做到守正创新?

  于是,在原作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唱段改编,对“服化道”进行创新,与优秀的作曲家、优秀的演员们一起碰撞打磨,走进历史,感受剧中人物的信仰和身处其时的选择与决心,以当代观众更能直观理解的方式表现红色革命故事,带他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过程中的那段艰难的成长史,以及为此付出巨大牺牲与无私奉献的革命英雄,唤起听众对经典之声的集体记忆。

  从2014年开始,我逐渐开始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国家级的大型主题创作活动。回首一程,我深感自己的创作过程也是见证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变化的过程。

  2021年12月,我有幸作为新文艺群体的一员参加了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事业发展和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寄语。

我要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时代给了我一支笔,让我有机会以音乐来表达对身处盛世的热爱与思考;感谢可爱的人民,是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不断激发着我的创作热情。我相信,如此广阔的创作环境也会滋养出更多优秀的“后浪”音乐人,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杨一博,中国歌剧舞剧院驻院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青年文艺创作扶持项目评委,担任过多部歌、舞、器乐、国家级大型纪念活动、专题文艺晚会的音乐总监及主创。

  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渡江—1949》、管弦乐《乐动阿勒锦》《山高水长》、民族管弦乐《水润万宁》、歌剧《唱响南泥湾》(合作)、舞剧《英雄儿女》《刘胡兰》、音乐剧《大道无垠》、电影音乐《我的父亲焦裕禄》、歌曲《多想对你说》《无名花》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梦”展播歌曲创作者等奖项。

  《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18期

  《经典 青春 梦想》

  总监制:皮钧 郝向宏

  总策划:蔺玉红 冉茂金

  总统筹:杨玳婻 张斯絮 韩冬伊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