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半岛彩票体育、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主办,中国文艺网、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世纪长生天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封神第一部》分享研讨会暨第四期中华文化专题培训班学员座谈会在京举行。业界专家学者和《封神第一部》出品方及主创代表齐聚一堂,以《封神第一部》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有效经验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性及相关议题。现摘编专家学者以及片方代表的精彩发言。
/ 夏潮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一定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当代审美理念和追求相结合,并由今天生活在高科技、数字化、快节奏、多元文化时代的年轻人传承、弘扬和传播。《封神第一部》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 闫少非 /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从今年暑期档《封神第一部》《长安三万里》的票房成绩可以看出当下观众对于传统文化题材影片的关注和喜爱,这说明立足传统文化的土壤、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是电影创作的守正之路。电影创作需要更多更好地承担起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表达的历史使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融入到电影的文本和影像创作中去。
/ 郝向宏 /
半岛彩票体育主任
电影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辉煌,只有赢得网络才能赢得力量,只有赢得海外才能赢得形象,只有赢得当代才能赢得历史。《封神演义》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给予早期带领中国人民谋幸福、求解放的中国共产党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封神第一部》剧组满怀追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心,这也是我们铸造文艺辉煌,推动文艺自信的强大动力的展现。
/ 宋智勤 /
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电影《封神第一部》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宝贵的全新表达,看到中国故事和中国美学风格的成功结合,也看到了电影工业化探索的积极实践。影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力求讲好中国故事,受到广大中国观众的欢迎,也让全世界观众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相信在众多行业同仁们坚持“胸怀时代理想,讲好中国故事”的努力下,中国的电影市场会更加繁荣。
/ 朱虹子 /
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封神第一部》开了个好头,它追溯我们的传统文化,观照我们的传统价值体系,不仅为中国观众提供精神力量,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大众传播手段走出去。
主创团队在构建独具我国美学特色的东方神话史诗上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他们从我国丰厚的历史资源出发并取得成功,说明中国具备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学标准的文化自信。《封神第一部》让我相信随着我国电影市场体系的更加完备,过不了多久中国电影一定会出现世界顶级水平的作品和人才。
/ 王侃 /
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
在国际文化交流非常频繁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突出优势,令电影承载的远远不是文化表达的媒介形式或者影像语言,而更多是全球跨文化交融和思想碰撞的平台。中国外文局作为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专业机构,愿意助力《封神第一部》这样的优质作品走进全球视野,为全球观影者了解中国文化提供融合当代视角和电影工业技法的窗口,在我们和世界的共情当中彰显文化自信。
/ 郑阳 /
大众电影杂志社社长
《封神第一部》有非常大的意义,它在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9提3中,在唤回中国电影匠人精神,提升电影工业化制作水平,引发对殷商文化的学习热潮等方面都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我们期待第二部、第三部不要输给第一部的质量,不要辜负广大影迷朋友的期待。能在大银幕上看《封神》十分难得,我还期待《聊斋志异》《八仙过海》等传统神话名作也能登上大银幕,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向高峰迈进。
/ 俞剑红 /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
《封神第一部》开创了中国魔幻史诗巨作的新纪元。影片“十年磨一剑”,在剧本创作、人物设定、美术设计、工业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对我国当下电影创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 陈旭光 /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封神》已经不单单是一部电影了,更是一个文化现象。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当代影像转化,它的想象力重构,不仅进入电影史,也进入文化史。《封神》是用一种令人目眩、令人称奇的想象力,重构了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美学精神内涵博大精深,有多种类型,《封神》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文化的源头往前推到昆仑山文明、殷商文化。这是一次突破和创新。
《封神》的视觉系统是当代文化,与殷商文化,与宋元明文化,特别是元代道教水陆画,宋代的山水画,明朝市民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再创造,是当代、宋元明和殷商的三重文化对话。这种文化创新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当代文化创新是以艺术的创新创造出第三种文化。这种创新性的艺术是一种新的先进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力才能够激活原来一直“在那里”的传统文化,让传统在我们新文化建设中重新发挥它的巨大影响力和传播力,还可以走出去,与世界文明、西方文明对话。
/ 陆绍阳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故事片评选委员会委员
《封神第一部》赓续传统,传承中华民族以德为先的传统价值观,做得非常到位。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凸显了角色作为人的主体性,以少年姬发为主角进行英雄叙事,可以看出在改编的过程中以“成为一个现代的人”作为着力点,从这个层面来讲做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 张卫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中国传统文化IP植根于农耕文明,怎么缩短其与当代观众,尤其是90后、00后年轻观众的距离,如何被生长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观众接受,那就要找到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叙事”。《封神第一部》则为我们提供了与此相关的创作实践——少年经历磨难成长为英雄的故事,这正是全球许多民族的英雄史诗的神话原型,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叙事,正是这一点,令电影穿越时间和空间与当下青少年观众、与海外观众融合成为共同体,为广大观众接受并喜爱。
/ 赵卫防 /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封神第一部》并不是复原《封神演义》作者的观念,而是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解读,通过成长、回归等主题来挖掘当代人认同的情感价值。
影片在视觉上没有仅仅追求殷商时期的真实视觉环境,而是和宋元明时期的艺术形态相结合,产生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虽然电影力图呈现神话史诗,但依然是戏剧化的叙事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把很多传奇叙事的方法引入其中,这是对传统中华艺术的回归和超越之处。
/ 王纯 /
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电影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处长
技术进步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基石,只有功力达到以后,才能实现所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从《封神第一部》井井有条的组织和创作安排能看出乌尔善导演非常具有开阔性。同时电影是情感和思想表达的工具,《哪吒之魔童降世》《封神第一部》等影片能在观众中间产生巨大影响,与契合当下观众命运和处境的价值观传递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希望《封神》第二部、第三部能够深挖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与思想,将中国人磅礴的精神世界与利他的价值追求表现出来。
/ 刘小奇 /
中国文艺网副总编辑
在中华文化培训班上以《封神第一部》为新兴的文化案例供大家探讨非常有意义。影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现,对原著中人物设定的创新性改编俘获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心,在慢慢推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英雄故事变成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潮流。我们期待接下来两部能够在更多年轻人之间引发讨论。
/ 乌尔善 /
《封神第一部》导演、编剧
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电影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秉持开放包容,是推动电影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坚持守正创新,是电影人打造文艺精品的创作标准。将中华传统文化瑰宝转化成当代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是我们当代电影创作者持续追求奋斗的目标和使命。
/ 冉平 /
《封神第一部》编剧
当下青年对各种类型叙事耳熟能详,反而开始对传统文化和古典文艺作品产生兴趣,从其中汲取营养,寻找和解决自己现实处境中的位置和问题。因此《封神第一部》重塑人物艺术形象、重置叙事策略的焦点就是当代年轻人。
我从编剧角度所理解的类型叙事主要是创造人物、塑造人物,使其在极端环境下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付出代价,承担责任。但必须保证这个选择基于价值观和情感,能够与当下青年产生共鸣,因此必须考虑到我们的传统文化背景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而这既让大家从古典文艺作品中重新发现自己,同时也丰富了对传统经典的现代解读。
/ 罗珊珊 /
《封神第一部》制片人
《封神第一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年轻观众学习华夏礼仪、古琴书法以及重温商周历史的热情。从北京首映开始,主创团队历经33天,一天一城,到达29个城市进行路演,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纷纷参与其中,举办了近200场映后见面会,先后与超过五万名观众面对面互动交流。影片不仅给年轻观众带来了神话史诗独有的震撼与感动,更以中国古典之美振奋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海外展映中,主创人员更是参与近50场映后活动,展现了谦逊有礼、朝气蓬勃的中国电影人精神面貌,向全球观众讲述了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
/ 张焱 /
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
北文深耕影视文艺领域多年,坚持弘扬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当下大众所喜爱的方式传播给全世界,《封神第一部》正是公司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北京文化还将推出更多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品力作。
/ 学员代表 /
《封神》剧组让我们看到了非常可贵的工匠精神,成功再现了瑰丽的神话世界,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创团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值得我们尊敬。
把古典名著搬上新时代的荧幕需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影片一改原著中的“红颜祸水”论,展现了具有时代感、国际范儿的东方美学,我们非常期待在后面的系列中有更大的突破,也期待主创们接下来会如何把握尊重原著和改编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讲好中国故事和用好世界语言之间的关系。